时间: 2025-05-03 21:33: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33:09
《凤凰台上忆吹箫》
作者:晁补之 〔宋代〕
才短官慵,命奇人弃,年年故里来还。
记往岁莲塘送我,远赴荆蛮。
莫道风情似旧,青镜里绿鬓新斑。
佳人怪,把盏为我,微敛眉山。
从来嗣宗高韵,独见赏,青云敻绝尘间。
谩回首平生醉语,一梦惊残。
莫笑移花种柳,应备办投老同闲。
从枯槁,松桧耐得霜寒。
诗人感慨自己才华短缺,官职清闲,命运多舛,年复一年地回到故乡。想起往年在莲塘送别我,远赴荆蛮之地。不要说往日的风情依旧,镜中映出的是新的斑白发丝。佳人怨恨,把酒为我斟酒,轻轻皱眉。自古嗣宗高洁的风韵,唯有我独自欣赏,青云之上,远离尘世的喧嚣。随意回首平生醉酒的言语,梦中惊醒。不要笑我移花接柳,也应为年老而准备享受闲暇的时光。从枯槁的树木中,松柏却能耐得住霜寒。
作者介绍:晁补之(约1050-1126年),字公谦,号山谷,晚号青山,北宋著名词人、诗人,以词风清丽见称,曾任太常博士等职,后因政治原因被贬。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晁补之生平的晚期,正值政治动荡和个人失意之时,诗中流露出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凤凰台上忆吹箫》是一首充满怀旧情绪的诗,诗人通过对往事的回忆,表现了对青春流逝和现实无奈的深刻感悟。开篇以“才短官慵”自谦,表现了作者对自己才华和仕途的失落感。接着回忆往年在莲塘送别的情景,勾起了对年轻时光的向往。
诗中“莫道风情似旧,青镜里绿鬓新斑”,以青镜映照出变化的时光,反映出青春的短暂和容颜的衰老。佳人对他的怨恨和把酒相邀的细腻描写,更是突出了人与人之间的微妙情感和对过往的留恋。
最后几句中,诗人从容面对人生的苍凉,尽管“谩回首平生醉语”,却也意识到岁月的无情。整首诗在对比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并表达了对悠闲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与哲理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往昔的追忆,表达了对青春流逝的感慨与人生无常的思考,表现出一种高洁的情操和对生活的坦然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才短官慵”意指什么?
A. 官职高升
B. 才华短缺,官职清闲
C. 诗人心情愉快
诗中提到的“莲塘”象征:
A. 现实生活
B. 美好回忆
C. 未来希望
诗人对青春的态度是:
A. 懊悔与失落
B. 骄傲与自信
C. 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