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以石龟子施觉心长老

《以石龟子施觉心长老》

时间: 2025-04-30 20:39:34

诗句

老龟千年作一息,天地併入支床力。

何年生此石肠儿,非皮裹骨骨裹皮。

君家元绪不慎口,遂与老桑同一朽。

知君游世磨不磷,往作道人之石友。

道人莫欺此龟无六眸,试与话禅当点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39:34

以石龟子施觉心长老

作者: 陈与义 〔宋代〕

原文展示:

老龟千年作一息,天地併入支床力。
何年生此石肠儿,非皮裹骨骨裹皮。
君家元绪不慎口,遂与老桑同一朽。
知君游世磨不磷,往作道人之石友。
道人莫欺此龟无六眸,试与话禅当点头。

白话文翻译:

老龟活了千年只为一口气,天地合一的力量支撑着它的床。
这石头肠子何年生的呢?不是皮裹着骨头,而是骨头裹着皮。
你家祖宗的根基不小心言语,结果也和老桑一样腐朽。
我知道你在世上磨炼而不如磷石,曾经是道人石友。
道人可别小看这只龟,它没有六只眼睛,试着和它谈禅时也得点头。

注释:

  • 老龟:指年老的乌龟,象征长寿。
  • 千年作一息:形容龟的寿命极长,活了千年,只求一口气。
  • 天地并入:形容自然的力量。
  • 石肠儿:比喻坚硬且无生命的物体。
  • 君家元绪:指对方的家族根基。
  • 道人:修道之人。
  • 六眸:象征着智慧,表示看得更多。

典故解析:

“老龟千年”出自古代对于龟的长寿的赞美,乌龟常被视为长寿的象征。诗中提到的“道人”指的是修行者,反映了当时对修行和哲学的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与义,字义山,号石头,南宋时期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反映了对自然、人生的深刻思考,常常蕴含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诗人通过龟象征长寿与智慧,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对道德的呼唤。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老龟”的形象,传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与对世事的思考。龟,作为长寿的象征,承载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中对龟的描写,既有对其外形的细致刻画,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生命的坚韧与智慧的积累。尤其是最后两句,提醒世人要以谦卑的态度去看待智慧,反映了对修行和道理的追求。整首诗在字句间流露出一种宁静的哲思,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珍贵。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老龟千年作一息:强调龟的长寿,象征着生命的顽强。
    2. 天地并入支床力:描绘自然力量的伟大。
    3. 何年生此石肠儿:质疑生命的起源和过程。
    4. 非皮裹骨骨裹皮:反映内外的关系。
    5. 君家元绪不慎口:警示言语的重要性。
    6. 遂与老桑同一朽:预示人生的短暂。
    7. 知君游世磨不磷:表示对世俗的看透。
    8. 往作道人之石友:强调与修行的关系。
    9. 道人莫欺此龟无六眸:讽刺世人的盲目。
    10. 试与话禅当点头:鼓励人与智慧的沟通。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龟比作长寿的象征。
    • 对仗:如“非皮裹骨,骨裹皮”展现了结构的美感。
  •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老龟的描写,传达了对生命的哲学思考和对道德的关注,表现了作者对智慧的追求与对世事的看透。

意象分析:

  • 老龟:象征长寿与智慧。
  • 石肠:代表坚硬与无生命的存在。
  • 道人:象征哲理与修行。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自然的描写
      • B. 对人生的思考
      • C. 对爱情的抒发
    2. “老龟千年作一息”中“千年”指的是什么?
      • A. 龟的长寿
      • B. 龟的食量
      • C. 龟的速度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龟虽寿》:王维
  • 《长恨歌》:白居易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龟虽寿》强调了龟的长寿与哲理,和陈与义的诗在主题上有相通之处,但侧重点不同,王维更注重于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选》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山中友 和人见赠四首 其四 一翦梅 宫词三十三首 山居杂诗九十首 台城杂诗七首 山居杂诗九十首 秦王卷衣曲 山居杂诗九十首 题澉浦金粟寺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疏陋 电掣风驰 长字旁的字 富家巨室 雨字头的字 儿字旁的字 弋字旁的字 游蚁 舟字旁的字 巷尾街头 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众星攒月 燕然颂 包含悛的成语 长缨在手 狱曹 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思的词语有哪些 摇摇晃晃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