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夜宿杨,晓起见雪

《夜宿杨,晓起见雪》

时间: 2025-05-02 13:30:53

诗句

茅檐无声风不起,误喜夜来雨应止。

开门送眼忽心惊,失却前山万堆翠。

江南只说浙西山,更令著雪与人看。

诸峰尽处一峰出,凛然玉立最高寒。

溪声细伴吟声苦,客心冷趁波心去。

掉头得句恐天嗔,且唤征夫问前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30:53

原文展示

夜宿杨,晓起见雪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茅檐无声风不起,
误喜夜来雨应止。
开门送眼忽心惊,
失却前山万堆翠。
江南只说浙西山,
更令著雪与人看。
诸峰尽处一峰出,
凛然玉立最高寒。
溪声细伴吟声苦,
客心冷趁波心去。
掉头得句恐天嗔,
且唤征夫问前路。

白话文翻译

在寂静的茅草屋檐下,连微风都没有,
误以为夜里下雨会停止。
打开门一看,心中不禁惊慌,
原来前面的山已失去了万堆翠绿。
江南的人只知道浙江西边的山,
更何况这雪景让人眼前一亮。
在众山之中,独有一峰耸立,
它凛然挺立,显得格外寒冷。
溪水细细流淌,伴着我苦吟的声音,
而我心中却随着波浪而冷去。
回头写下的诗句,怕是惹得天公不快,
不如叫来赶路的行人,询问前方的道路。

注释

  • 茅檐:指茅草屋的屋檐。
  • 误喜:错误地高兴,误以为雨会停。
  • 送眼:打开眼界,看到远方的景象。
  • 万堆翠:形容青山的绿意。
  • 凛然:形容清冷而庄重的样子。
  • 溪声细:溪水流淌的声音细微。

典故解析

本诗涉及到的典故主要是关于江南山水的描绘,反映了南宋时期文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与向往。诗中提到的“浙西山”则是指浙江省的西部山区,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而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他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作品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南宋时期,反映了作者在冬季夜宿山间,次日醒来看到雪后的景象,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冬夜时分,静谧的环境中感受到的心境变化。开头两句写静谧的环境,茅檐下无声的景象让人误以为是雨,实际上是雪。诗人用“误喜”来表达心中的期待与失落,显示出一种细腻的情感波动。

诗中通过“开门送眼”的描写,突显了雪后的山景与以往春夏之时的对比,“失却前山万堆翠”表明了景色的变化,诗人对自然的观察细致入微。接下来,“江南只说浙西山”则展示了地域文化的差异,雪景更是让人感到新奇,诗人借此引发对自然美的思考与感慨。

后面几句中,诗人将目光投向那“凛然玉立”的高峰,通过“溪声细伴吟声苦”传达了内心的孤寂与思索,最后一句“且唤征夫问前路”则是对未来的探询与对未知的渴望。这种情感的转折使整首诗充满了思考与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与自然的深刻领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茅檐无声风不起:描绘环境的宁静;没有风声,显得分外静谧。
  2. 误喜夜来雨应止:误以为是雨声,实际是雪,表达内心的期待与失落。
  3. 开门送眼忽心惊:打开门看到的景象让人惊讶,反映出自然的变化之快。
  4. 失却前山万堆翠:山的绿意丧失,呈现出冬天的肃杀。
  5. 江南只说浙西山:提到地域文化的特征,暗含对雪景的赞美。
  6. 更令著雪与人看:强调雪景的美丽。
  7. 诸峰尽处一峰出:众山之中,独有一峰显得格外突出。
  8. 凛然玉立最高寒:形容山峰的高洁与寒冷。
  9. 溪声细伴吟声苦:溪水潺潺,伴随吟唱的声音,透出诗人的孤寂。
  10. 客心冷趁波心去:内心的凉意随波而去,表现出一种随遇而安的心态。
  11. 掉头得句恐天嗔:写诗之际,心中对天的忌惮。
  12. 且唤征夫问前路:希望能借助他人的指引,探寻未来的道路。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雪比作某种美好事物,增强了意境。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增强诗的表现力。
  • 对仗:用词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未来的思考,展现了自然与心灵的深刻联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茅檐:象征着隐逸生活,传达出一种清幽的生活状态。
  • :象征着纯洁与孤寂,反映出作者内心的情感变化。
  • 高峰:象征着理想与追求,表达了对人生道路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茅檐无声”意思是: A. 风声很大
    B. 环境静谧
    C. 雨声不断
    答案:B

  2. 诗人看到雪后感到: A. 高兴
    B. 惊讶
    C. 失望
    答案:B

  3. “且唤征夫问前路”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知的恐惧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冬夜读书示子聿》 by 陶渊明:同样描绘了冬夜的静谧与思考。
  • 《白雪歌送梅州张丞相》 by 岑参:描写雪景与人生感悟的诗作。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的《夜宿杨,晓起见雪》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孤独与思考,但杨万里更注重自然景观的描绘,而李白则是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杨万里全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乐天诮失婢榜者 福先寺雪中酬别乐天 韩十八侍御见示岳阳楼别窦司直诗因令属和重以自述故足成六十二韵 翰林白二十二学士见寄诗一百篇,因以答贶 杨柳枝词九首 酬杨八庶子喜韩吴兴与余同迁见赠 贺乐天谈氏外孙女初生 乐天是月长斋鄙夫此时愁卧里闾非远云雾难披因以…惊禅 竹枝词九首·其九 敬宗睿武昭悯孝皇帝挽歌三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两点水的字 血海尸山 闭口捕舌 三撇旁的字 赖托 石字旁的字 私字儿的字 金玉良缘 结撰 兽心人面 草室 根朽枝枯 包含蜃的词语有哪些 用药 感恩荷德 禾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