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23: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23:54
新秋夜雨
白居易 〔唐代〕
蟋蟀暮啾啾,光阴不少留。
松檐半夜雨,风幌满床秋。
曙早灯犹在,凉初簟未收。
新晴好天气,谁伴老人游。
夜深时分,蟋蟀在低声鸣叫,时光似乎没有留下多少余地。松树的屋檐下,半夜时分开始下起雨来,阵阵秋风吹动着窗帘,轻轻拂过我的床。天刚亮,灯光依然亮着,凉爽的竹席还没有收起。新晴的好天气,谁能陪伴这位老人一起游玩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显著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秋夜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感慨以及对新晴天的期待。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因其作品语言通俗易懂,内容贴近百姓生活而受到广泛欢迎。其诗歌题材丰富,包括咏史、山水、田园、爱情等,风格直白而感人。
创作背景:
《新秋夜雨》创作于白居易的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一种孤独的心情。秋天的萧瑟与夜雨的宁静,映衬出他内心的思考与情感。
《新秋夜雨》是白居易晚年写的一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的秋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特征与诗人的感受。首联“蟋蟀暮啾啾,光阴不少留”,以蟋蟀的鸣叫引入,营造出浓厚的秋夜气氛,同时也暗示着时光的流逝。接着“松檐半夜雨,风幌满床秋”,雨水滴落在松檐上,伴随秋风轻拂,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忧伤的气氛,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静止,令人感受到秋夜的孤独与清冷。
“曙早灯犹在,凉初簟未收”,诗人描述清晨时分,虽然天已经亮了,但灯光依旧存在,竹席尚未收起,暗示着一夜的思绪未曾散去。这种细腻的描写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并反映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最后一句“新晴好天气,谁伴老人游”,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虽然新晴的好天气令人心旷神怡,但却没有人陪伴,突显了诗人在晚年对陪伴与交流的渴求,形成了情感的高潮。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表达,刻画了秋夜的静谧与人生的孤独,展现了白居易作为一位杰出诗人的深厚艺术功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陪伴的渴望,展现了白居易在晚年对孤独与自然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而细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蟋蟀在什么时刻鸣叫?
A. 清晨
B. 傍晚
C. 半夜
D. 中午
“新晴好天气”中,白居易表现出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愤怒
D. 嫉妒
诗中提到的“松檐”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种天气现象
C. 屋檐的部分
D. 一种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