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34: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34:08
题方用卿书屋壁
作者: 董嗣杲 〔宋代〕
野云埋墅晚,城树掩江春。
门巷人烟古,云山屋宅新。
悲歌陶此世,尘土污吾身。
无地堪挑荠,殊乖晚膳真。
这首诗描绘了晚霞中的乡村景象,野云覆盖着小庄园,城市的树木遮掩着春天的江水。门前的巷子和人烟显得古老,而云山间的新居却显得格外新颖。诗人感叹悲歌陶冶了这个世俗的生活,尘土却污染了我的身体。如今没有地方可以去采摘荠菜,真是与晚饭的期望相违背。
作者介绍:
董嗣杲,宋代诗人,生于北宋中期,后期活动于南宋。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常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诗人居住的环境中创作,反映了他对乡村的依恋及对世俗纷扰的感慨。生活在宋代,社会变迁明显,诗人通过对自然与人事的对比,表达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展现了作者董嗣杲在闲适生活中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用“野云埋墅晚”描绘出乡间傍晚的宁静,给人一种安逸的感觉。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渐渐显露出来。城市的喧嚣和乡村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诗人似乎在追求一种理想的生活,却被现实的尘土所困扰。
诗中提到的“悲歌”与“尘土”,代表了一种内心的冲突:一方面,诗人渴望通过艺术陶冶情操,远离世俗的烦恼;另一方面,生活的现实却将他拉回到尘世的纷扰中。最后一句“无地堪挑荠,殊乖晚膳真”更是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无奈感,无法去采摘新鲜的荠菜,暗示了生活的困顿与不如意。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融入了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烦恼的无奈,反映了宋代文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城树掩江春”意指什么?
A. 城市的春天
B. 城市树木遮蔽了春天的江水
C. 江水非常清澈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什么?
A. 感到失落与无奈
B. 对生活充满希望
C. 无所谓
“无地堪挑荠”的意思是:
A. 有很多荠菜可以挑
B. 没有地方去采摘荠菜
C. 荠菜很好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