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0:22: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0:22:44
作者: 董嗣杲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梦落家村野屋矶,
欲治生事与心违。
偃禾雨久溪声改,
采菊人归鬓色非。
灌圃肯差陈仲子,
登山莫逊谢元晖。
从今举步防轻蹈,
更演潜书急掩扉。
我梦见自己回到家乡的村庄,那里有野外的小屋和岸边的石头。
我想要处理一些生计的事情,却和我的心情相违背。
久雨过后,禾苗倒伏,溪水的声音也变了,
采菊的人归来时,鬓发已然斑白。
灌园的事情,怎么能和陈仲子相提并论呢?
登山的时候,怎么能和谢元晖相比呢?
从今往后,我在行走时要小心,不要轻易犯错,
我将更加专心于潜心写作,急忙关上门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董嗣杲,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绘田园风光及隐逸生活,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思隐二首》是董嗣杲在隐居生活中所作,诗中反映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反思,表达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思考与对现实的无奈。开篇以梦境引入,暗示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诗中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如“偃禾雨久”与“溪声改”,不仅反映了时光的流逝,也隐含着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而“采菊人归鬓色非”则直截了当地揭示了时间对人的影响,表现了诗人对老去的无奈与对人生的深思。
接下来的两句则以“灌圃肯差陈仲子”与“登山莫逊谢元晖”表达了诗人与古代名人的比较,暗示了自己的渺小和不愿与他们相提并论的谦逊。这种自省与自谦的态度,既是对自我的反思,也是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理解。
结尾两句“从今举步防轻蹈,更演潜书急掩扉”则充满哲理,表明了诗人决心在未来的生活中要更加谨慎,避免重蹈覆辙,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写作,表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整首诗的情感深邃,结构严谨,语言生动,极具艺术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及对时间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表现了对自我反省和未来生活的思考,传达出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偃禾”指的是什么情况?
“采菊人归鬓色非”的意思是什么?
诗人将自己与哪个历史人物进行比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