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思隐二首 其一

《思隐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4-29 13:45:11

诗句

岌嶪愁城不可攻,三年心事入秋空。

虚名已出诸公右,往事都归一笑中。

植杖耘田思北墅,补炉煮药老西风。

临归自照凉池影,不与初来面目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45:11

原文展示:

岌嶪愁城不可攻,
三年心事入秋空。
虚名已出诸公右,
往事都归一笑中。
植杖耘田思北墅,
补炉煮药老西风。
临归自照凉池影,
不与初来面目同。

白话文翻译:

愁苦的城池岌岌可危,无法攻克,
三年的心事如同秋天的空寂。
虚名已然超出众人的关注,
往事都化为一声轻笑。
我手持杖子在田间耕作,思念北边的别墅,
在炉火中煮药,感受着老去的西风。
回家的时候照见凉池中的倒影,
已与初来的模样大相径庭。

注释:

  • 岌嶪:形容山势险峻;此处指城池处于危急状态。
  • 愁城:愁苦的城池,象征内心的烦恼与忧愁。
  • 虚名:空有的名声,形容无实质的荣誉。
  • 植杖:指手持拐杖,象征老年或身体的虚弱。
  • 耘田:指在田地里耕作,象征务实的生活态度。
  • 补炉煮药:指在炉子上煮药,意味着对健康的关注和照顾。
  • 凉池影:在凉池中看到的自己的倒影,象征自我反省与变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董嗣杲,宋代诗人,生平较少记载,但其诗风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对人生的思索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经历了漫长的忧愁与反思之后,表达了对过往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思考,体现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诗歌鉴赏:

《思隐二首 其一》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诗,诗人通过对愁城的描绘,表达了内心的困惑与痛苦。开头“岌嶪愁城不可攻”将人们带入一种紧迫感,仿佛诗人正身处险境,难以逃脱。接下来的“三年心事入秋空”则用秋天的苍凉来衬托诗人心中的孤独与无奈,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心事的沉重。

“虚名已出诸公右”一句,诗人对名声的看法显得无奈与淡漠,表明他对世俗看法的超然态度。往事的回忆“往事都归一笑中”,则是他在经历了多重磨难后,选择以笑对人生,表现了一种释然的智慧。

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植杖耘田”与“补炉煮药”展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健康的关注,这种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反映了他内心的平静。最后一联“临归自照凉池影”,通过自我反省,诗人意识到自己已与初来时大相径庭,表现出对人生变化的感慨。

整首诗以深厚的情感与哲理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人生、时间与自我身份的思索,既有个人的苦闷,也有对生活的领悟,体现了董嗣杲诗风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岌嶪愁城不可攻:描绘出一种紧迫与无助的氛围,表示心中愁苦的城池无法攻克。
  2. 三年心事入秋空:时间的流逝使得心中的忧愁更加显得空虚与无奈。
  3. 虚名已出诸公右:对名声的超然态度,表现出对功名利禄的淡薄。
  4. 往事都归一笑中:经历的种种,最终都化为一笑,体现出释然与智慧。
  5. 植杖耘田思北墅:手持拐杖耕作,体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6. 补炉煮药老西风:在炉火中煮药,感受着西风,暗示着老去与对健康的关心。
  7. 临归自照凉池影:回家时照见自己的倒影,暗示自我反省与变化。
  8. 不与初来面目同:意识到自身已不再是初来的模样,体现对人生变迁的感慨。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各联之间形成自然的对仗,如“虚名”和“往事”。
  • 比喻:将内心的愁苦比作“愁城”。
  • 象征:凉池的倒影象征着自我反省与身份变化。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人生的无常与内心的思索,通过对过往的回忆与对未来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接受的态度。

意象分析:

  • 愁城:象征内心的忧愁和困境。
  • 秋空: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孤独感。
  • 杖、田:象征对自然的向往与追求务实的生活。
  • 炉、药:象征对健康和生活的关心。
  • 凉池影:象征自我反省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岌嶪愁城不可攻”中“岌嶪”主要形容什么?

    • A. 山势
    • B. 城池的状态
    • C. 心情
    • D. 天气
  2. 诗中提到的“三年心事”是指什么?

    • A. 过去的悲伤
    • B. 时间的流逝
    • C. 生活的琐事
    • D. 对名声的追求
  3. “不与初来面目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A. 对人生变化的感慨
    • B. 对初来时的怀念
    • C. 对未来的期待
    • D. 对他人的不满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董嗣杲的《思隐》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两者皆表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董嗣杲更侧重于内心的愁苦和自我反省,而陶渊明则更显淡泊与自然的洒脱。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留别安宁滇城诸友 其一 刘羲亭访予高峣宿毛氏萃芳园夕归 广心楼小酌忆张禺山 与李葵之段宪卿夜饮 正月十一日宿禄礼寄丘月渚杨溪山张见梅杨墨池 发安宁 正月二日观社 腊八日与墨池野酌迟丘月渚 三会东亩 再会东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夕字旁的字 桂殿兰宫 十年九涝 鞭擗向里 疋字旁的字 聿字旁的字 言服 古处 八字旁的字 包含韫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面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萋的词语有哪些 睡长梦多 倾下 粗通 齒字旁的字 因陀啰 恩山义海 包含扶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