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20:19: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0:19:48
听泉聊解带,望塔谩驱车。
山屋潜花犬,沙溪泛叶鱼。
野僧朝自碓,牧子夜犹锄。
风景浑生意,尘劳尽扫除。
听着泉水潺潺,暂时放下了行李,
远望塔影,随意地驱车而行。
山间小屋里藏着花和狗,
沙溪上漂浮着树叶和鱼。
山野僧人清晨在磨坊,
牧童晚上仍在锄地。
这风景中蕴含着无限生意,
尘世的劳累都已被扫除。
董嗣杲(约1040年-1099年),字仲明,号景懋,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其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大自然的美,常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本诗创作于作者游览庐山之际,表达了他在大自然中的悠闲与宁静,反映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
《庐山中即事二首 其二》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首句“听泉聊解带”直接引入了诗人的游山情景,泉水的声音让他暂时放下了心中的负担,体现了自然对人的治愈功能。接着“望塔谩驱车”一语,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景致的向往,随性而行,展现了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中间几句描绘了山间的生活景象,山屋里的花犬、溪水中漂浮的树叶与游动的鱼儿,生动地展示了自然的和谐美好。接下来提到“野僧朝自碓,牧子夜犹锄”,则是对隐居生活的描绘,野僧和牧童的形象传达了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风景浑生意,尘劳尽扫除”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诗人在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尘世的烦恼也随之消散,令人心生向往。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描写中,渗透着一种哲理性的思考,充分展现了董嗣杲对人生、自然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风光与隐逸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烦恼的超脱与对自然的热爱,传递出一种追求内心宁静、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野僧”是在做什么?
A) 砍柴
B) 磨坊
C) 采花
D) 钓鱼
“尘劳尽扫除”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无奈
B) 释然
C) 兴奋
D) 忧愁
诗中“听泉聊解带”的意思是?
A) 听着泉水声,放下行李
B) 聆听泉水声,感到疲惫
C) 期待泉水流淌
D) 忘记带行李
答案:1-B,2-B,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