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53: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53:18
送刘汉老过芜湖
作者: 董嗣杲 〔宋代〕
歌传制锦久,乐得袖琴过。
浙客量盐少,淮商贩药多。
随灯游晚市,沽酒隔昏河。
才见江豚起,东风又碧波。
这首诗描写了刘汉老过芜湖时的情景。诗人提到,歌声传来,锦绣的工艺品已经流传已久,音乐伴随着他走过。来自浙江的客商盐量较少,而淮河的商人则多以药品为主。在灯光下游览晚市,隔着昏暗的河流买酒。刚刚看到江豚跃出水面,东风吹来,又带来了碧绿的波浪。
逐句解释: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典故,但通过对地方商贸活动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的一部分。
作者介绍:
董嗣杲,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诗歌作品著称。其诗风清新自然,常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活动来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送别友人刘汉老时创作,传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美好景色的欣赏,反映了当时芜湖地方的繁荣与人们的生活状态。
《送刘汉老过芜湖》是一首抒情的送别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芜湖的水乡风情与商贸繁荣。全诗以轻快的节奏和流畅的意象传达出一种生动的场景,既有对友人的珍重情感,也有对自然景象的赞美。开头两句提到歌声与琴声,似乎在描绘一个悠闲的环境,营造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亲近感。接下来的几句则转向对当地商贩的描写,显示出芜湖作为商业重镇的活力与多样性。尤其是“沽酒隔昏河”一句,既展现了夜市的热闹,也暗示了生活的惬意。最后两句则以江豚的跃出与东风的吹拂作为结尾,呼应了前面描绘的水乡景致,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整首诗的情感基调轻松而温暖,体现了人际之间的真挚情谊与自然的和谐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与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场景。如“歌传制锦”将歌声与工艺品结合,增强了文化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送别场景与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及对生活的热爱,主题鲜明而情感真挚。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本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董嗣杲
D. 王维
诗中提到的“浙客量盐少”反映了什么?
A. 食品匮乏
B. 商贸差异
C. 交通不便
D. 旅游兴旺
“才见江豚起”这一句描绘了什么?
A. 夜市热闹
B. 自然景观
C. 船只来往
D. 商人交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