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55: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55:57
残丝曲
玉楼十二春如绮,日暖清池跃鲂鲤。
空闺无处著柔情,梦逐残丝扑天起。
天南河汉天西流,岂知少年能白头。
便唤姮娥栽桂树,花时相约月中游。
这首诗描绘了美丽的春天景色,温暖的阳光照耀着清澈的池水,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动。然而,空寂的闺房里却没有地方寄托柔情,梦中追逐着残余的丝线飞向天空。南天的银河向西流淌,谁能想到年轻的时光也会变得苍老呢?不如叫嫦娥来栽种桂树,待到花开时节,我们在月下相约游玩。
作者介绍:刘基(1311-1375),字伯温,号千里,元代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和军事家,擅长诗词和散文。他的作品多以抒情和咏志为主,善用寓意深远的意象和典故。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之时,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与个人的情感,传达对人生无常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残丝曲》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索的诗作,展现了刘基对人生和情感的深刻理解。诗的开头以“玉楼十二春如绮”描绘了春天的美丽场景,营造出一种轻盈的氛围。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逐渐转向个人的孤独与失落。“空闺无处著柔情”一句,直白地表达了孤寂的心情,反衬出外界的美好与内心的空虚。这种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接下来,诗人将视线转向宇宙的浩瀚,“天南河汉天西流”,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诗中提到“岂知少年能白头”,引人深思人生的易逝与时光的无情,令人感慨万千。最后,诗人以“便唤姮娥栽桂树,花时相约月中游”作结,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令人感到一丝温暖与希望。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诗意,春天的美丽与孤独的情感交织,使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思考与哲理。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刘基展示了人生的美好与哀愁,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出一种哲理性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空闺无处著柔情”,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愤怒
D. 忧伤
“天南河汉天西流”中的“河汉”指的是哪条河?
A. 长江
B. 黄河
C. 银河
D. 泰河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月中游”象征着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与希望
C. 遥远的梦想
D. 离别与思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两者都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孤独感,但《静夜思》更多地侧重于思乡之情,而《残丝曲》则更关注于青春与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