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外兄方卿公美赴广东宪十绝

《送外兄方卿公美赴广东宪十绝》

时间: 2025-07-27 21:28:36

诗句

亲舆昔侍角方总,使节今持鬓未苍。

竹马儿童半相识,分明遗爱在甘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1:28:36

原文展示:

送外兄方卿公美赴广东宪十绝 黄公度 〔宋代〕

亲舆昔侍角方总,使节今持鬓未苍。 竹马儿童半相识,分明遗爱在甘棠。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昔日你侍奉在父亲身边,如今你手持使节,鬓发尚未斑白。那些骑竹马的儿童,有一半都认识你,显然你在甘棠留下了美好的爱。

注释:

字词注释:

  • 亲舆:指父亲的马车,这里代指父亲。
  • 角方总:指年轻时的总角之交,即童年时的朋友。
  • 使节:古代使者所持的凭证,这里指担任官职。
  • 鬓未苍:鬓发尚未斑白,形容年纪尚轻。
  • 竹马儿童:指骑竹马的儿童,比喻年幼的孩子。
  • 甘棠:一种树木,这里比喻地方。

典故解析:

  • 无明显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公度(1089-1146),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今属福建)人。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进士第一,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因忤秦桧,被劾罢官。桧死,复起,仕至尚书考功员外郎。有《知稼翁集》。这首诗是黄公度送别其外兄方卿公美赴广东任职时所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黄公度在方卿公美赴广东担任宪职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年轻有为的赞赏和对他在地方留下美好影响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展现了方卿公美的成长与变化。首句回忆方卿公美年轻时侍奉父亲的情景,次句则描绘他如今担任官职的景象,鬓发未苍,显得年轻有为。后两句通过竹马儿童的熟悉,暗示方卿公美在地方上的亲民形象和留下的美好印象。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亲舆昔侍角方总:回忆方卿公美年轻时侍奉父亲的情景,展现他的孝顺和成长背景。
  2. 使节今持鬓未苍:描绘他如今担任官职的景象,鬓发未苍,显得年轻有为。
  3. 竹马儿童半相识:通过竹马儿童的熟悉,暗示方卿公美在地方上的亲民形象。
  4. 分明遗爱在甘棠:表达他在地方上留下的美好印象和亲民爱民的形象。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过去与现在的对比,展现方卿公美的成长与变化。
  • 象征:竹马儿童象征着地方的百姓,甘棠象征着地方。

主题思想:

  • 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以及对其在地方上留下美好影响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亲舆:象征着家庭和孝顺。
  • 使节:象征着官职和责任。
  • 竹马儿童:象征着地方的百姓和亲民形象。
  • 甘棠:象征着地方和美好印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亲舆昔侍角方总”指的是什么? A. 方卿公美年轻时侍奉父亲 B. 方卿公美年轻时担任官职 C. 方卿公美年轻时学习 D. 方卿公美年轻时旅行 答案:A

  2. 诗中“使节今持鬓未苍”表达了什么? A. 方卿公美年纪很大 B. 方卿公美年纪尚轻 C. 方卿公美年纪中等 D. 方卿公美年纪不详 答案:B

  3. 诗中“竹马儿童半相识”暗示了什么? A. 方卿公美在地方上的陌生 B. 方卿公美在地方上的熟悉 C. 方卿公美在地方上的疏远 D. 方卿公美在地方上的冷漠 答案:B

  4. 诗中“分明遗爱在甘棠”中的“甘棠”象征什么? A. 方卿公美的家庭 B. 方卿公美的官职 C. 方卿公美的地方 D. 方卿公美的朋友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送别》: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之情和对未来的祝愿。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通过回忆过去,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诗词对比:

  • 黄公度《送外兄方卿公美赴广东宪十绝》与王安石《送别》:两者都表达了送别之情,但黄公度的诗更注重对友人未来的祝愿和对地方影响的期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黄公度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有助于理解黄公度诗歌的创作背景。

相关查询

寄寇十一 送孝忠二首 王察院挽词二首 减字木兰花(九日) 暑雨 叔父惠鉢三首 次韵苏公西湖观月听琴 和酬魏衍 戏寇君二首 送章推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墙开头的成语 野老 殳字旁的字 文墀 瞑思苦想 謷牙诘屈 英雄出少年 不动声色 提土旁的字 幺字旁的字 拟人 十字旁的字 疾如旋踵 青字旁的字 疥癞之患 包含灾的词语有哪些 吃肥丢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