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26: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26:22
原文展示:
夜坐 张耒 〔宋代〕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白话文翻译:
庭院里空无一人,秋月皎洁明亮,夜晚的霜气即将降落,空气先显得格外清新。梧桐树似乎不甘心凋零衰败,几片叶子在风中摇曳,依然发出声响。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可能创作于秋夜,通过描绘秋夜的宁静和梧桐的坚韧,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命力的赞美。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一个秋夜,作者独自坐在庭院中,感受到秋月的明亮和夜霜的清新,同时注意到梧桐树在风中依然坚韧地发出声响,从而引发了对生命力和自然美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个秋夜的宁静景象。首句“庭户无人秋月明”,以“无人”二字突出了秋夜的静谧,而“秋月明”则强调了月光的皎洁,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明亮的氛围。第二句“夜霜欲落气先清”,进一步以“夜霜”和“气先清”来描绘秋夜的清新和凉爽,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后两句“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通过梧桐树的形象,表达了生命的坚韧和不屈,即使在秋夜的寒风中,梧桐树依然能够发出声响,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活力。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对生命力的赞美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对生命力的赞美和对自然美的欣赏。诗中的梧桐树象征着生命的坚韧和不屈,即使在秋夜的寒风中,依然能够发出声响,表达了对生命顽强和活力的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答案: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