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秋蕊香·帘幕疏疏风透

《秋蕊香·帘幕疏疏风透》

时间: 2025-05-07 09:53:00

诗句

帘幕疏疏风透。

一线香飘金兽。

朱阑倚遍黄昏后。

廊上月华如昼。

别离滋味浓于酒。

著人瘦。

此情不及墙东柳。

春色年年如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53:00

原文展示:

秋蕊香·帘幕疏疏风透 张耒 〔宋代〕

帘幕疏疏风透。一线香飘金兽。朱阑倚遍黄昏后。廊上月华如昼。别离滋味浓于酒。著人瘦。此情不及墙东柳。春色年年如旧。

白话文翻译:

窗帘轻轻被风穿透,一丝香气从金兽香炉中飘出。红色的栏杆在黄昏后被我倚遍。走廊上的月光如同白昼般明亮。离别的滋味比酒还要浓烈,让人感到憔悴。这种情感还不如墙东的柳树,因为春天的景色每年都依旧。

注释:

  • 帘幕疏疏风透:帘幕轻轻地被风吹动,透出微风。
  • 一线香飘金兽:金兽香炉中飘出一缕香气。
  • 朱阑倚遍黄昏后:红色的栏杆在黄昏后被我倚遍。
  • 廊上月华如昼:走廊上的月光明亮如同白昼。
  • 别离滋味浓于酒:离别的滋味比酒还要浓烈。
  • 著人瘦:让人感到憔悴。
  • 此情不及墙东柳:这种情感还不如墙东的柳树。
  • 春色年年如旧:春天的景色每年都依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尤以描写离别和怀旧之情著称。这首《秋蕊香》表达了作者对离别之情的深切感受,以及对春天永恒不变的景色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经历了一次离别之后创作的,表达了他对离别滋味的深刻体验和对春天永恒景色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黄昏时分的场景,通过“帘幕疏疏风透”和“一线香飘金兽”等细节,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中的“朱阑倚遍黄昏后”和“廊上月华如昼”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氛围,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孤独的存在。最后两句“此情不及墙东柳,春色年年如旧”则表达了作者对离别之情的无奈和对春天永恒景色的感慨,形成了一种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帘幕疏疏风透”:通过“疏疏”和“风透”两个词,描绘了窗帘轻轻被风吹动的情景,营造出一种轻盈而略带凉意的感觉。
  • “一线香飘金兽”:用“一线”来形容香气的飘散,显得细腻而微妙,同时“金兽”指的是香炉,增添了一种古典的韵味。
  • “朱阑倚遍黄昏后”:“朱阑”指的是红色的栏杆,“倚遍”表达了作者长时间倚靠栏杆的动作,而“黄昏后”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孤独的存在。
  • “廊上月华如昼”:“月华如昼”形容月光明亮如同白昼,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明亮的氛围。
  • “别离滋味浓于酒”:通过“浓于酒”的比喻,强调了离别滋味的强烈和深刻。
  • “著人瘦”:“著人瘦”表达了离别之情让人感到憔悴和消瘦。
  • “此情不及墙东柳”:通过“不及”的比较,表达了作者对离别之情的无奈和对春天永恒景色的感慨。
  • “春色年年如旧”:“年年如旧”强调了春天的景色每年都依旧,形成了一种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别离滋味浓于酒”通过比喻强调了离别滋味的强烈。
  • 拟人:“朱阑倚遍黄昏后”通过拟人化的动作,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和时间的流逝。
  • 对比:“此情不及墙东柳,春色年年如旧”通过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离别之情和对春天永恒景色的感慨。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离别滋味的深刻体验和对春天永恒景色的感慨,形成了一种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意象分析:

  • 帘幕:象征着隔离和保护,同时也暗示了孤独和封闭。
  • 金兽香炉:象征着古典和优雅,同时也增添了一种宁静的氛围。
  • 朱阑:象征着美丽和孤独,同时也表达了时间的流逝。
  • 月华:象征着宁静和明亮,同时也暗示了孤独和寂寞。
  • 墙东柳:象征着春天和永恒,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离别之情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金兽”指的是什么? A. 金色的野兽 B. 金色的香炉 C. 金色的栏杆 D. 金色的月亮 答案:B

  2. 诗中的“朱阑倚遍黄昏后”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 C. 愤怒 D. 惊讶 答案:B

  3. 诗中的“此情不及墙东柳”表达了什么意思? A. 离别之情比柳树还要深 B. 离别之情不如柳树的永恒 C. 柳树的情感比离别还要深 D. 柳树的情感不如离别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和永恒景色的感慨。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作者对春天永恒景色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张耒的《秋蕊香》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者都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和永恒景色的感慨,但《秋蕊香》更侧重于离别之情,而《登鹳雀楼》更侧重于对历史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风和创作背景。
  • 《宋词鉴赏辞典》:收录了多首宋代词作,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宋代文学的特点和风格。

相关查询

题乌江亭 刻舟求剑 / 楚人涉江 愚人食盐 正月十五夜 伯牙绝弦 揠苗助长 卷耳 陌上桑 寒食野望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短款 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流质 驰开头的成语 拱手低眉 胸中块垒 紫燕骝 耂字旁的字 刮野扫地 鹓班鹭序 爪字旁的字 幺字旁的字 诸如此例 虎字头的字 雪点 缺月重圆 白字旁的字 包含邑的词语有哪些 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