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33: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33:45
一部日录付婿,
三经新义传儿。
跻翁超乎亚圣,
赞父光于仲尼。
这首诗的意思是:将一本日记送给女婿,把《诗经》、《尚书》和《礼记》的新解传给儿子。自己在学问上超越了亚圣(孔子的门徒中最杰出的人),对父亲的赞美光辉照耀着孔子。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阮,号天池,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文笔流畅,喜欢用典,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刘克庄的作品在宋代文人中颇具影响力,曾与陆游等人齐名。
这首诗写于宋代,反映了作者对家庭教育的重视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诗中表达了对儿女的寄托与期望,同时也体现了对父辈的敬仰与感激。
《春夜温故六言二十首 其十五》是一首充满文化传承与家庭情感的诗作。刘克庄通过简练的语言,将对家庭的关爱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结合在一起。诗的开头提到“日录付婿”,表达了作者对女婿的信任与期望,仿佛将家族的智慧和文化寄托在女婿身上。接着提到“三经新义传儿”,显示了作者对教育的重视,认为知识的传承是家族延续的重要一环。
在最后两句中,作者自谦地表示自己在学问上超越了亚圣,实际上是对自身成就的肯定,也表达了对父亲的赞美:“赞父光于仲尼”。这种父子之间的尊重与赞美,充分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孝道与师承关系的深厚。
整首诗不仅仅是对个人成就的展示,更是对家庭教育和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刘克庄作为一个文人对家族、对传统的深厚情感和责任感。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对家庭教育的期望,展现了诗人对家族传承的责任感和对父辈的崇敬。通过对家庭成员的教育与引导,诗人希望能够将优秀的文化传承下去。
诗中提到的“三经”指的是哪三部经典?
A. 《诗经》、《尚书》、《礼记》
B. 《论语》、《孟子》、《大学》
C. 《道德经》、《庄子》、《史记》
诗人认为自己在学问上超越了谁?
A. 孟子
B. 孔子
C. 亚圣
“赞父光于仲尼”中的“光”指的是?
A. 明亮的光芒
B. 父亲的智慧与品德
C. 传承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