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明暗

《明暗》

时间: 2025-05-03 17:01:08

诗句

大士千眼而明,老子一只而盲。

或不夜能久照,谁籲天鸣不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01:08

原文展示:

大士千眼而明,老子一只而盲。
或不夜能久照,谁籲天鸣不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智慧与无知的深刻思考。大士有千只眼睛,能够洞察万物,而老子只有一只眼,反而显得盲目。有些人虽然不夜,却能长久地照耀,然而又有谁能向天鸣叫不公呢?

注释:

  • 大士:指具有大智慧的人;在佛教中,往往指观世音菩萨等具有慈悲智慧的菩萨。
  • 老子:指道家创始人老子,象征着朴素的智慧和无为而治的思想。
  • 不夜:形容光明的状态,意指能够长久照耀的光辉。
  • :呼喊,呼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景莹,号天池,宋代诗人,擅长写诗,尤其在山水和咏怀方面有独到之处。他的诗风兼具豪放与细腻,反映出深厚的文化修养。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作于宋代,正值动荡的历史时期,刘克庄通过这首诗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对智慧的追求,展现出对人性和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明暗》一诗以大士与老子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智慧与无知的关系。诗的开头通过“大士千眼而明”与“老子一只而盲”的对比,形象地表达了具有智慧的人能够观察到更广阔的世界,而那些只知道局限思考的人则常常处于无知的状态。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个体的智慧与愚昧,也隐喻了社会中不同人群之间的差距。

接下来的“或不夜能久照”则引入了光明与黑暗的主题,似乎在道出即使某些人拥有光明的外表,但内心的黑暗却难以掩盖。而“谁籲天鸣不平”则是对社会不平等的控诉,表达出诗人对不公现象的无奈与愤慨。整首诗在对比中展现出一种悲观的现实感,令人反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大士千眼而明”:大士有千只眼睛,象征着无所不知的智慧。
    • “老子一只而盲”:老子只有一只眼,寓意其智慧有限。
    • “或不夜能久照”:某些人虽然光明,却也可能是短暂的。
    • “谁籲天鸣不平”:即使感到不公,又有谁敢于发声?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大士与老子的对比,突显智慧的差异。
    • 象征:千眼与一只眼的对比,象征着不同程度的智慧。
    • 反问:通过“谁籲天鸣不平”的反问,表现出无奈与愤怒。
  • 主题思想:整首诗揭示了智慧与无知之间的对立,表达了对人性、社会不公的深刻思考,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的无奈与思考。

意象分析:

  • 大士:象征智慧与觉悟。
  • 老子:象征传统与无知。
  • 光明与黑暗:象征真理与虚妄、智慧与愚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大士”指的是? A. 普通人
    B. 具有大智慧的人
    C. 一位国王
    D. 无所不知的神明

  2. “老子一只而盲”中的“盲”是什么意思? A. 看不见
    B. 无知
    C. 失明
    D. 迷路

  3. 诗中“谁籲天鸣不平”反映了什么情感? A. 愉快
    B. 愤怒与无奈
    C. 安静
    D. 高兴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刘克庄的《明暗》更注重对人性与社会的反思,而李白的作品则以个人情感为主,展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感。两者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有明显的差异,但均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刘克庄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梁国惠康公主挽歌词二首 其一 酬礼部崔员外备独 山郭风雨朝斋怅然秋思 在郡三年今秋见白发聊以书事 暮秋言怀 题郡南山光福寺,寺即严黄门所置,时自给事 乱后曲江 息舟荆溪,入阳羡南山,游善权寺,呈李功曹巨 郡斋感物寄长安亲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不舍昼夜 廴旁的字有哪些?带廴的汉字大全 黑瓮瓮 大雪纷飞 邀功希宠 户旁的字有哪些?带户的汉字大全 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木字旁的字 釆字旁的字 柔节 实验心理学 同字旁的汉字解析_认识同字旁的字 马字旁的字 散开头的成语 羊沟 肉字旁的字 茕妻 口字旁的字 艹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艹字旁的字 虫字旁的字有哪些?带虫的汉字大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