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杂记五言十首

《杂记五言十首》

时间: 2025-05-03 19:15:53

诗句

履霜行于野,绝粮厄于陈。

伯奇父逐子,仲尼天戮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15:53

原文展示:

杂记五言十首
——刘克庄

履霜行于野,绝粮厄于陈。
伯奇父逐子,仲尼天戮民。

白话文翻译:

在寒霜覆盖的野外行走,粮食已经断绝,被困于这个艰难的时刻。伯奇驱逐自己的儿子,而仲尼却让天下的百姓遭受惩罚。

注释:

  • 履霜:踩上霜,象征寒冷的季节。
  • 厄于陈:困于困境。陈指的是粮食的储存或困境。
  • 伯奇:指的是《左传》中的伯夷和叔齐,他们拒绝做周王的臣子,最后死于饥饿。
  • 仲尼:即孔子,象征着儒家思想和对社会的影响。
  • 天戮民:天降惩罚于民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梦阮,号天池,宋代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五言诗闻名。他的作品通常反映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个人的哲学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南宋时期,时局动荡,民生困苦。刘克庄通过诗歌表达对社会现状的关注和对人性深刻的思考。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杂记五言十首》通过简练的语言,呈现出深刻的社会批判意识。诗的开头“履霜行于野”,描绘了一个寒冷的环境,象征着人们在困境中的无奈与艰辛。接着“绝粮厄于陈”,则直接揭示了社会的饥荒与困苦,表现出诗人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对统治者的无奈批评。

在后两句中,诗人提到“伯奇父逐子”,引入历史典故,伯夷被迫逐出自己的儿子,展现了家庭破裂的悲剧。而“仲尼天戮民”则是对孔子思想的反思,指责在政治混乱中,普通百姓遭受的苦难。这种对比不仅揭示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也反映了诗人对伦理道德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简洁而深刻,运用典故和生动的意象引发读者的思考,展现了刘克庄作为诗人的深邃与敏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履霜行于野:描绘寒霜覆盖的野外,暗示环境的恶劣。
  2. 绝粮厄于陈:粮食断绝,处于困境,感受到生存的艰难。
  3. 伯奇父逐子:引用历史故事,表现家庭关系的破裂。
  4. 仲尼天戮民:批判社会动荡中,普通百姓所遭受的苦难。

修辞手法:

  • 对仗:上下句对称,形成强烈的节奏感。
  • 典故:通过历史人物的引用,增强诗的深度和厚度。
  • 意象:如“霜”、“粮”、“父子”等意象,传递出复杂的情感。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社会困境与人性思考展开,呼唤对底层民众的关注,表达对家庭伦理和社会责任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 :象征寒冷与困境,暗示生活的不易。
  • :象征生存,缺乏粮食即是生活的绝境。
  • 父子:象征家庭关系,破裂的家庭反映出社会的病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伯奇父逐子”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 A) 孔子
    • B) 伯夷
    • C) 屈原
  2. 填空题:诗的第一句描绘了____的环境。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仲尼”指的是宋代的一个哲学家。 (对/错)

答案:

  1. B) 伯夷
  2. 寒霜覆盖
  3. 错(仲尼指的是孔子)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对社会动荡的关切,但更侧重于战乱带来的个人苦难。
  • 李白《将进酒》:在表现个人情感和豪情壮志的同时,也反映了对社会的不满。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总论》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郊庙歌辞。祀雨师乐章。奠币登歌 岳麓书院纪事 其八 岳麓书院纪事 其七 岳麓书院纪事 其六 岳麓书院纪事 其五 岳麓书院纪事 其四 岳麓书院纪事 其三 岳麓书院纪事 其二 岳麓书院纪事 其一 游龙山谒观音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示字旁的字 毕肖 尾巴难藏 大事去矣 病字头的字 曰字旁的字 生食 先言往行 智周万物 艹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艹字旁的字 户旁的字有哪些?带户的汉字大全 麻字旁的字 期月有成 话里藏阄 愤愤不平 拿印把儿 虫字旁的字有哪些?带虫的汉字大全 同字旁的汉字解析_认识同字旁的字 廴旁的字有哪些?带廴的汉字大全 包含雄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