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09: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09:05
系舸黄塘外,亭边水一篙。
昔时僧院闭,前月浪痕高。
短笛调新曲,行厨进浊醪。
未堪穷胜事,饥溺愧吾曹。
在黄塘外系好小船,亭子旁水面轻轻划动。
曾经的僧院已关闭,前月的浪痕依然高耸。
短笛奏出新的曲调,厨师端来浑浊的酒。
我们对此美好胜景实在难以承受,饥饿和浑浊让我们羞愧不已。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僧院”可能是指过去的安静和清净的环境,而“短笛调新曲”则可能暗示着新的生活气息和乐趣。诗人在感受美景的同时,也流露出对当下生活的无奈与愧疚。
作者介绍:
陈恭尹,明代诗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描写山水田园著称,善于通过细腻的笔触表现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游览西湖时所作,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同时也夹杂着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西湖的自然风光及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的“系舸黄塘外,亭边水一篙”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的画面,通过细腻的描摹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湖边。接着,诗人回忆过去的僧院,传达出一种怀旧与不可逆转的时光感,前月的浪痕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令人感伤。
“短笛调新曲,行厨进浊醪”展现了欢快的气氛,短笛的声音与浊酒的气息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生活的多样性。最后一句“未堪穷胜事,饥溺愧吾曹”则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自身处境的自省与羞愧。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既有悠然自得的风景描写,又有对人生困境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复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内心对生活困扰的自省,传达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现实无奈的复杂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短笛”象征什么?
A. 忧伤
B. 快乐
C. 忍耐
D. 思念
“昔时僧院闭”反映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悲伤
B. 过去的宁静生活
C. 未来的期待
D. 现实的无奈
“饥溺愧吾曹”中的“饥溺”主要指什么?
A. 对生活的渴望
B. 对美好事物的无奈
C. 对食物的需求
D. 对时间的流逝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