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七德舞-美拨乱,陈王业也

《七德舞-美拨乱,陈王业也》

时间: 2025-04-26 10:44:13

诗句

七德舞,七德歌,传自武德至元和。

元和小臣白居易,

观舞听歌知乐意,乐终稽首陈其事。

太宗十八举义兵,

白旄黄钺定两京。

擒充戮窦四海清,二十有四功业成。

二十有九即帝位,三十有五致太平。

功成理定何神速,

速在推心置人腹。

亡卒遗骸散帛收,饥人卖子分金赎。

魏徵梦见子夜泣,张谨哀闻辰日哭。

怨女三千放出宫,

死囚四百来归狱。

剪须烧药赐功臣,李勣呜咽思杀身。

含血吮创抚战士,思摩奋呼乞效死。

则知不独善战善乘时,

以心感人人心归。

尔来一百九十载,天下至今歌舞之。

歌七德,舞七德,圣人有作垂无极。

岂徒耀神武,

岂徒夸圣文。

太宗意在陈王业,王业艰难示子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44:13

原文展示

七德舞,七德歌,传自武德至元和。元和小臣白居易,观舞听歌知乐意,乐终稽首陈其事。太宗十八举义兵,白旄黄钺定两京。擒充戮窦四海清,二十有四功业成。二十有九即帝位,三十有五致太平。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亡卒遗骸散帛收,饥人卖子分金赎。魏徵梦见子夜泣,张谨哀闻辰日哭。怨女三千放出宫,死囚四百来归狱。剪须烧药赐功臣,李勣呜咽思杀身。含血吮创抚战士,思摩奋呼乞效死。则知不独善战善乘时,以心感人人心归。尔来一百九十载,天下至今歌舞之。歌七德,舞七德,圣人有作垂无极。岂徒耀神武,岂徒夸圣文。太宗意在陈王业,王业艰难示子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标题是《七德舞-美拨乱,陈王业也》。诗中提到“七德舞”和“七德歌”,是从武德时代传承下来的。作者白居易,作为元和时期的小臣,观赏舞蹈和听歌后,知晓其中的乐趣。乐声结束后,他稽首向太宗陈述功绩。太宗在十八岁时举义兵,凭借白旄与黄钺定下两京,擒获敌将,清平四海,二十四年的功业得以完成。二十九岁时即位,三十五岁时实现太平盛世。功成理定,何以如此迅速?因为他推心置腹,关心民众的心声。死去的士兵遗骸被收集,饥饿的人们甚至卖子以分金赎回。魏徵梦见子夜痛哭,张谨在辰日也为之哀伤。三千怨女被释放,四百死囚重返监狱。剪须烧药赐封功臣,李勣哀恸思念战死的兄弟。流血和受伤的战士被安慰,大家都奋发奋勇,求死效忠。可见,太宗不仅善于用兵,更善于把心意传达给人心。此后近二百年,天下依然歌舞不衰。歌唱七德,舞动七德,圣人所作,流传无尽。岂止是耀武扬威,岂止是夸赞文采。太宗的心意在于传承王业,王业的艰难也在于此,给后代子孙以警示。

注释

  • 七德:指的是仁、义、礼、智、信、勇、和这七种美德,强调治理国家所需的道德标准。
  • 武德:指的是军事的德行,强调武力与道义的结合。
  • 白旄、黄钺:古代的军旗和权杖,象征着权力和指挥。
  • 魏徵:唐太宗的重要谋士,深受太宗器重。
  • 李勣:唐代名将,因功封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诗风和关注社会民生著称。他的诗作风格多样,既有讽喻,又有抒情。

创作背景:创作于元和年间,反映了唐太宗执政初期的盛况及其对国家治理的重视,提醒后人珍惜与重视王业的艰难与重要性。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历史叙述与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唐太宗执政时期的辉煌与艰辛。诗中提到的“七德舞”与“七德歌”不仅是文化传承的象征,更是对理想政治的追求的体现。诗人通过回顾历史,强调了道德和情义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描绘战争与和平的转变时,诗人用“亡卒遗骸”和“饥人卖子”的描写,揭示了战争带来的惨痛代价。同时,魏徵与李勣等历史人物的出现,增强了诗歌的历史感与真实性,展示了唐代名臣的忠诚与担当。整首诗不仅是对唐太宗王业成就的颂扬,也是对后人传承道德、珍惜和平的警示。通过“歌七德,舞七德”的反复,诗人传达了对美德的推崇与对未来的期望,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七德舞,七德歌”——引出主题,强调道德的重要性。
  • “元和小臣白居易”——自我介绍,说明身份与立场。
  • “擒充戮窦四海清”——描绘战争胜利,表明国家安定。
  • “则知不独善战善乘时,以心感人人心归”——强调治理国家不仅仅靠武力,更要赢得人心。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歌七德,舞七德”,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七德”象征治理的根本,强化了道德与政治的联系。
  • 排比:描绘历史事件的快速发展,突出成就的来之不易。

主题思想:整首诗强调了道德在政治治理中的重要性,提醒后人珍惜和平与道德的力量,不仅要善于用兵,更要关心民众的心声。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七德:象征着理想的道德标准。
  • 白旄、黄钺:代表权力与指挥,体现了国家的力量。
  • 流血与哭泣:象征战争带来的苦难,警示后人珍惜和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七德”不包括以下哪个? a) 仁 b) 忍 c) 义 d) 礼

  2. 填空题:诗人称魏徵在梦中____

  3. 判断题:诗中强调道德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性。 (对/错)

答案

  1. b) 忍
  2. 哭泣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反映战争对人民的影响。
  • 李白的《将进酒》:强调及时行乐,珍惜当下的生活。

诗词对比

  • 白居易与杜甫的作品都关注社会现实,但白居易更注重道德教化,而杜甫则更多地抒发个人情感与历史沉痛。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浣溪沙 浣溪沙 其二十四 浣溪沙 天津张牧石乞题梦边填词图 浣溪沙 浣溪沙·寄姊 浣溪沙 浣溪沙 添雪斋来津六首 其一 浣溪沙 浣溪沙 还家即事 浣溪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士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骇的词语有哪些 三框儿的字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包含饫的词语有哪些 焦金烁石 斤字旁的字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西方凈国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齲字旁的字 精胆 莺飞燕舞 抢亲 絺章绘句 应有 示字旁的字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善善从长 人无完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