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18: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18:49
徵图觅句续前盟,泥饮何须效步兵。
幸有藏书宜子弟,耻将行卷上公卿。
萧萧白发三千丈,落落青琴一再行。
世网同逃应自喜,顽空何事不平鸣。
全诗翻译:
为了续写之前的约定,我在求词造句;泥酒的滋味,何必去效仿那些走动的士兵。
幸运的是有书籍可以传授给后代,羞于将自己的书卷呈现给那些公卿。
白发萧萧,仿佛三千丈那么长,清音悠扬的琴声又一次响起。
在这个世道中同样逃避,应该感到欣喜,傻傻的人又有什么值得去抱怨的呢?
李葆恂是清代的诗人,生于文人世家,平生致力于诗词创作,风格清新脱俗,常以个人感悟和社会现实为题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批判精神。
此诗作于李葆恂与友人重聚之际,表达了他对友谊的珍惜与对社会现象的反思。诗中展现了诗人对书籍与知识的重视,同时也对庸俗社会的鄙视,反映出清代文人面对社会压力时的无奈与坚持。
这首诗在形式上整齐,内容上却弥漫着诗人对世事的思考与感慨。开篇以“徵图觅句”引入,表现出诗人对创作的热情和对友谊的承诺,随后以“泥饮何须效步兵”展现出对世俗生活的反思,认为不必随波逐流。紧接着,诗人以“幸有藏书”表达了对知识和文化的尊重,流露出对后代的关怀,期望他们能继承优良的传统。
在情感上,诗人通过对“白发”和“青琴”的描绘,传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感慨与对过往岁月的追忆,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最后两句“世网同逃应自喜,顽空何事不平鸣”则是一种自我解脱的态度,暗示在纷扰的社会中,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快乐。
整首诗在语言上朴实无华,但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哲理,展现了李葆恂作为诗人的思辨能力与艺术造诣。
整首诗通过对友谊、知识和社会现实的探讨,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强调了个人的独立与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在纷扰的社会中,诗人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快乐,展现出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泥饮”象征什么?
A. 甜美的生活
B. 庸俗和粗糙
C. 高贵的情感
D. 自由的思想
诗中“萧萧白发三千丈”意指什么?
A. 诗人的年轻
B. 年龄的增长与时间流逝
C. 诗人的快乐
D. 对生活的无奈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的什么态度?
A. 不满与愤怒
B. 无所谓与超脱
C. 期待与希望
D. 追求与努力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李葆恂的这首诗更偏向于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而王维则更多地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个人内心的宁静追求。两者的创作风格虽有差异,但都在各自的作品中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