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洞仙歌 丁未九日

《洞仙歌 丁未九日》

时间: 2025-05-01 01:26:23

诗句

无名秋病,已三年止酒,但买萸囊作重九。

亦知非吾土,强约登楼,閒坐到、淡淡斜阳时候。

浮云千万态,回指长安,却是江湖钓竿手。

衰鬓侧西风,故国霜多,怕明日、黄花开瘦。

问畅好、秋光落谁家,有独客徘徊,凭高双袖。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26:23

原文展示:

无名秋病,已三年止酒,但买萸囊作重九。
亦知非吾土,强约登楼,闲坐到淡淡斜阳时候。
浮云千万态,回指长安,却是江湖钓竿手。
衰鬓侧西风,故国霜多,怕明日黄花开瘦。
问畅好秋光落谁家,有独客徘徊,凭高双袖。

白话文翻译:

无名的秋病,我已三年不饮酒,只买了几袋重阳节的艾草。
我也知道这不是我的故乡,勉强约着一起登楼,闲坐到淡淡的斜阳时分。
浮云千变万化,指向长安的方向,却是江湖钓鱼人的身影。
衰老的鬓发在西风中飘动,故乡的霜雪多得可怕,害怕明天黄花会开得太瘦。
问那美好的秋光落在谁的家中,有一个独自的客人在徘徊,凭栏双袖轻拂。

注释:

  • 无名秋病:指无名的秋季疾病,可能暗示情绪上的低落。
  • 止酒:停止饮酒,代表一种克制的生活方式。
  • 萸囊:重阳节时人们用艾草制作的袋子,寓意驱邪避疫。
  • 长安:当时的政治中心,象征着繁华与故乡。
  • 江湖钓竿手:可能指代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或是对人生的无奈感。
  • 黄花:指菊花,重阳节时的象征。
  • 独客:独自一人,表现孤独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祖谋,清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现实,风格清丽而含蓄。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丁未年重阳节,诗人因病未能饮酒,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重阳节本是欢庆的日子,然而诗中却蕴含了深深的孤独与无奈。

诗歌鉴赏:

《洞仙歌 丁未九日》通过对秋天的描写,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开篇提到“无名秋病”,引出一种无形的忧伤,而“已三年止酒”则暗示了诗人因病而不得不放弃某种生活方式,显示了生活的无奈与苦涩。重阳节本是一个喜庆的日子,诗人却因身处异乡而感到孤独,体现出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在中间的描写中,“浮云千万态”展现了自然变化的多样性,但“却是江湖钓竿手”则引发了对人生哲学的思考,似乎在表达对浮躁人生的无奈与对安逸生活的向往。最后的“问畅好秋光落谁家”更是将孤独感推向极致,诗人在秋光中徘徊,感受到的是对生活的迷茫与失落。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思念与对生活的反思,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与哲理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无名秋病,已三年止酒:表达因秋季而生的无名疾病,暗示诗人的情绪低落,三年来未饮酒,体现出一种自我禁锢。
  2. 但买萸囊作重九:重阳节时只买艾草袋子,反映出节日的形式感,但内心的空虚。
  3. 亦知非吾土,强约登楼:意识到身处异乡,勉强与人相约登楼,表现出一种内心的不情愿。
  4. 闲坐到淡淡斜阳时候:在夕阳西下时的闲坐,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宁静。
  5. 浮云千万态,回指长安:浮云的变化象征人生的多样,长安则代表着故乡的牵挂。
  6. 却是江湖钓竿手:隐喻对一种悠闲生活的向往,表现出对世俗的超脱。
  7. 衰鬓侧西风,故国霜多:衰老的鬓发与故乡的寒霜相互映衬,体现出年华的流逝与对故国的思念。
  8. 怕明日黄花开瘦:对明天的担忧,象征着对生命的脆弱与无奈。
  9. 问畅好秋光落谁家:对秋光的赞美,反映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他人的羡慕。
  10. 有独客徘徊,凭高双袖:独自徘徊,展现了孤独的心境,双袖轻拂则暗示对生活的叹息。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浮云千万态”,用浮云比喻人生的多变。
  • 拟人:如“衰鬓侧西风”,赋予无生命的风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表现。
  • 对仗:如“问畅好秋光落谁家”与“有独客徘徊,凭高双袖”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无奈,兼具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病:象征内心的忧愁与对生命的感慨。
  • 重九:节日的象征,代表团圆但又引发孤独感。
  • 浮云:象征人生的变化与无常。
  • 黄花: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时光的流逝。
  • 独客:表现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无名秋病”,这代表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状态? a. 欢乐
    b. 孤独与忧伤
    c. 对酒的渴望

  2. “浮云千万态”这句话主要表达了什么? a. 自然景象的变化
    b. 人生的多样性与无常
    c. 诗人的情感

  3. “怕明日黄花开瘦”中的“黄花”象征什么? a. 美好生活
    b. 生命的脆弱
    c. 秋天的丰收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表达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主题相似。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带有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朱祖谋《洞仙歌 丁未九日》李白《月下独酌》:两首诗都表达了孤独的情感与对生活的思考,但朱的诗更具秋天的凄凉感,而李的诗则带有一种洒脱的酒意。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王某某著。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李某某编。

相关查询

光口夜雨 十二月二十七日大雪中过吉水小盘渡西归三首 感兴 送医家孟宗良汉卿 雪後晓过八盘岭诣东宫谢受左司告二首 春晚往永和 又题郑店立春後一日 明发黄土龛过高路 洪丞相挽辞二首 怀古堂前小梅渐开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劝能 人所共知 刀结尾的成语 恶意中伤 百依百从 山字旁的字 风流雨散 己字旁的字 釆字旁的字 水碓 偏衣 永开头的成语 倒置干戈 羊字旁的字 飘零书剑 龍字旁的字 疾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