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28: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28:30
轻寒漠漠,又杏花天气。卸了吴棉薄纨腻。把花魂细绾,月梦低敲,闲谱得十叠新词堪记。番番圆艳约,春事迷人,絮影风光太消碎。小病不胜春,懒想秾愁,拚略受情多风味。又银烛传来劝笺愁,看比玉能红,比箫能脆。
轻微的寒意弥漫,正是杏花盛开的季节。卸下了厚重的吴棉和轻薄的纨绸。将花的灵魂细细编织,月光梦境轻轻敲打,闲来写下十首新词,值得铭记。一次次的约会,春天的景象迷人,花絮的影子在风中飘散得太过细碎。小病难耐春日,懒得去想那些愁苦,勉强感受到情感的多姿多彩。又有银烛传来的劝慰信,比较起来,它似乎比玉还要红,比箫还要脆响。
龚自珍(1792年-1841年),字惟庵,号香涛,晚号湘山,清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政治家。其诗风清新脱俗,常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
《洞仙歌》创作于清代,时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抒发内心的情感,寄托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现实的思考。
《洞仙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气息,诗中展现了对自然的敏感和对情感的细腻把握。开头的“轻寒漠漠,又杏花天气”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春日场景。接着,诗人卸去冬日的厚重衣物,象征着心灵的解放与春天的到来。通过“把花魂细绾,月梦低敲”,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诗中对“春事迷人”与“消碎”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短暂与美丽,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小病的出现,让诗人对春天的愁苦有了更深的感悟,表现出一种对生命的脆弱与感伤。最后的“又银烛传来劝笺愁”,既是对爱情的期待,也是一种对生活的无奈,这种复杂的情感在诗中交织,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天图景。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对情感的细腻体验以及对生活的感慨,展现了自然与人情之间的和谐。
诗中提到的“轻寒漠漠”指的是什么季节?
“银烛”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诗人通过“小病不胜春”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