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30: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0:55
三姝媚
作者: 吴文英 〔宋代〕
吹笙池上道。为王孙重来,旋生芳草。水石清寒,过半春犹自,燕沈莺悄。樨柳阑干,晴荡漾禁烟残照。往事依然,争忍重听,怨红凄调。曲榭方亭初扫。印藓迹双鸳,记穿林窈。顿隔年华,似梦回花上,露晞平晓。恨遂孤鸿,客又去清明还到。便鞚墙头归骑,青梅已老。
在池塘边吹着笙,王孙又回来了,芳草又重新生长。水面和石头透着寒意,春天已过去一半,燕子沉落,黄莺寂静。樨树和柳树在栏杆旁,阳光洒在烟雾残照中荡漾。往事依旧,怎忍心再听那悲怆的红调。曲榭和亭子刚刚打扫过,留下双鸳鸯的足迹,记得它们穿过幽深的树林。时间似乎隔了一年,仿佛梦回到花上,露水在清晨的平晓中渐渐干去。恨只恨孤鸿,客人又在清明时节离去。于是我策马归来,青梅树已老去。
作者介绍: 吴文英,字汝和,号云峰,宋代词人,尤以婉约词著称。他的词风细腻、优美,深受后人推崇。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宋代,反映了词人对往事的追忆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随着春天的到来,诗人感受到青春的流逝和爱情的遗憾。
《三姝媚》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开头的“吹笙池上道”便营造了一个清幽的环境,音乐和自然交织在一起,令人陶醉。接着,诗人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水石清寒,春天已过半,燕子与黄莺的沉默更增添了一种惆怅的氛围。樨柳阑干在阳光和烟雾中摇曳,往事仿佛浮现,诗人不禁回忆起那些怨红凄调,情感波动强烈。
随着诗歌的发展,时间的流逝成为主要主题。诗人通过“顿隔年华”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仿佛梦回花上,清晨的露水似乎在提醒着他青春的短暂。最后,孤鸿的恨意与归骑的无奈让人感受到一种失落感,青梅已老则更是对岁月无情的感慨。
整首词以自然景象寄托内心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爱情、青春与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而细腻,意境深远,是一首极具艺术魅力的作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青春与爱情的怀念,深刻反映了人在时光流逝中的孤独与惋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三姝媚》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吴文英
D. 白居易
诗中的“孤鸿”象征什么?
A. 寂寞
B. 快乐
C. 自由
D. 友情
诗中提到的“青梅”主要象征着?
A. 友情
B. 青春的流逝
C. 自然美
D. 悲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