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50: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50:37
几临流送远,渐荒落旧邮亭。
念西子初来,当时望眼,啼雨难晴。
娉婷。素亭共载,到越吟翻调倚吴声。
得意东风去棹,怎怜会重离轻。
云零。梦绕浮觞,流水畔叙幽情。
恨赋笔分携,江山委秀,桃李荒荆。
经行。问春在否,过汀洲暗忆百花名。
莺缕争堪细折,御黄堤上重盟。
几次来到这条河边送别远行的人,逐渐发现旧邮亭已显得荒凉。想起西子初次来到这里时,那时的我遥望着她,泪雨中难以放晴。那时的她轻盈动人,素雅的亭子里,我们共吟诗歌,依靠着吴地的琴声翻调着曲调。顺风而行的船只,怎能怜惜这轻易的离别。云彩渐散,梦萦绕在浮动的酒杯旁,流水边诉说着幽深的情感。遗憾的是我们写下的诗篇只能分开,江山如画,却因桃李凋零而显得荒凉。经过这里,问问春天是否还在,经过汀洲时暗自怀念那些百花的名字。莺鸟的细缕争着折叠,御黄堤上曾经的重盟情谊。
吴文英(约 1250-1300),字守道,号天池,江苏吴县人,南宋时期著名词人。他的词风清新婉约,善于描绘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色,受易安居士李清照的影响较深。
《木兰花慢·几临流送远》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诗词文化繁荣的时代。吴文英在此词中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离别和失落的感伤,展现了他深厚的感情和对自然的敏感。
《木兰花慢·几临流送远》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词作,吴文英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过往情感的回忆,展现了离别时的愁苦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开篇的“几临流送远”便暗示了离别的主题,随着意境的展开,旧邮亭的荒凉显得愈加刺眼,仿佛在提醒人们时光的流逝和往事的无情。
作者通过“念西子初来”的回忆,揭示了对某位美丽女子的深切怀念,情感的细腻程度可见一斑。尤其是“啼雨难晴”的描写,形象地传达了内心的郁结和不快。词中多次提到“东风”、“梦”、“流水”等意象,蕴含着对春天和生命的期盼与向往,同时也隐含了对过往的追忆与惋惜。
后半部分以“恨赋笔分携,江山委秀,桃李荒荆”的意象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失落,尤其是“桃李荒荆”,更是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和美好事物的消逝,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突显了作者对逝去的青春的感伤与惋惜。
在整首词中,吴文英巧妙地运用对仗和音韵的和谐,使其在节奏上更具韵律感,读来令人心生共鸣,仿佛能感受到那份淡淡的忧伤和浓浓的思念。
整首词围绕离别与怀念展开,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无奈的感伤,表现出时光流逝带来的惆怅与对春天的渴望,传达出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追忆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西子”指的是谁?
A. 王昭君
B. 西施
C. 貂蝉
D. 甄氏
“江山委秀,桃李荒荆”这句中,江山和桃李的对比表现了什么?
A. 美好与荒凉
B. 年轻与年老
C. 友情与爱情
D. 过去与未来
诗中提到的“东风”象征着什么?
A. 冷漠
B. 思念
C. 希望与生机
D. 离别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离别的惆怅,但侧重于女性心理的细腻与复杂,情感更加内敛。
秦观《踏莎行》:则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情感同样充沛但风格上更为直白。
相较之下,吴文英的词作在情感的表达上更为隐晦和细腻,展现了他对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