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6:06: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6:06:58
念奴娇 其三 老儒
作者:邓嘉缜
吟风老屋,讶无端吹入鬓边霜灶。
几卷残书抛不得,却向人前休道。
董贾文章,卿云词赋,换了前番藁。
五陵车马,一时多是年少。
日向故纸钻研,世情疏阔,何处求温饱。
寂寞千秋同一貉,何苦性情偏拗。
老妇啼寒,骄儿忍饿,游子称羲皞。
诸公衮衮,几人同此怀抱。
在这风吟的老屋中,我惊讶地发现无端的寒风竟已吹入我的鬓边,像霜一样。
几卷残书我无奈地抛弃,却在别人面前不愿揭发自己的心声。
董仲舒和贾谊的文章,像是卿云的词赋,早已换过了许多代。
五陵的车马,如今多是年轻人。
我在日光下钻研旧书,感到世情的疏阔,哪里能寻得温饱呢?
孤独的千秋像一只貉,何必苦苦坚持自己的性情?
老妇在寒风中哭泣,骄横的儿子忍受着饥饿,游子却称赞着羲和的光辉。
众公子们纷纷而来,究竟有几人同样怀有这样的心情呢?
作者介绍
邓嘉缜(1860-1919),字子言,号香山,湖南人。著名诗人、文人,擅长古诗词,尤其在近代复古运动中有重要影响。他的诗风常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对古典文化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近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变迁之际,诗人通过个人的思考与感悟,表达了对时局的失落感和对传统文化的怀念,以及对当下社会的无奈与困惑。
邓嘉缜在《念奴娇 其三 老儒》中,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反思,展示了一个年长文人对岁月、社会和人性的独特思考。开篇的“吟风老屋”,立刻营造出一种寂寥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随着诗句的推进,他回忆起古代文人的光辉成就,同时又感到自身的渺小与无奈。
“几卷残书抛不得,却向人前休道”,表达了他对知识的执着,但在现代社会中,这种知识似乎已失去了价值。诗中提到“董贾文章,卿云词赋”,既表明了对古代文化的崇敬,也暗示了当今时代的浮躁与不羁。
在“日向故纸钻研,世情疏阔,何处求温饱”中,诗人深切地感受到知识与现实的脱节,尽管他努力追寻,依然无法解决生计问题。这种孤独感与无奈感在最后的几句中愈加明显,尤其是“老妇啼寒,骄儿忍饿”,描绘出社会的冷漠与人情的淡薄,令人心痛。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情感的层次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同时也引发读者对时代的思索与关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表达对传统文化的怀念、对现实社会的失望,以及对人类共同命运的思考。诗人用个人的情感,反映出普遍的社会现象,呼唤人们对人情与温暖的关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表达了对哪些古代文人的崇敬?
A. 李白与杜甫
B. 董仲舒与贾谊
C. 苏轼与辛弃疾
答案:B
诗中提到的“羲皞”指的是什么?
A. 月亮
B. 太阳
C. 星星
答案:B
“寂寞千秋同一貉”中的“貉”象征什么?
A. 富贵
B. 孤独
C. 知识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邓嘉缜的《念奴娇 其三 老儒》与李白的《将进酒》都涉及了对人生、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但邓嘉缜更倾向于对古代文化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失望,而李白则是通过豪放的情感表达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明显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