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16: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16:15
念奴娇 其二 水亭观白莲
作者: 张慎仪 〔清代〕
棠舟兰桨,向银塘荡入,水云深处。
四面花光同一色,惯与鹭鸥为伍。
纤佩欲烟,淡妆浣露,欲效霓裳舞。
闹红不到,晚随凉月同住。
仿佛仙子凌波,亭亭小立,含意憨无语。
一阵野风吹欲堕,香泄水边琳宇。
藕雪轻丝,萧薰冷酌,款客成佳趣。
素鬟互唱,几回消尽残暑。
在棠木的小船上,兰香的桨在银色的水塘中荡漾,深入水云的深处。
四周的花儿,色彩都相同,习惯和白鹭、鸥鸟为伴。
她的纤细腰身如烟般轻柔,淡淡的妆容如水中的露珠,想要效仿那霓裳羽衣的舞姿。
热闹的红花还未凋谢,黄昏时分便与凉月同住。
仿佛一位仙子在水波上轻盈地站立,亭亭玉立,含情脉脉却无言。
一阵野风吹拂,似乎要将她吹落,香气飘散在水边的琳琅宇宙。
藕花如雪的轻丝,微风徐徐,冷淡的酒中,款待客人营造出美好的趣味。
素雅的女子互相唱和,几次间便消尽了残夏的炎热。
作者介绍:张慎仪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他的作品多反映了细腻的感情与自然的美,常用优美的意象和典雅的语言表达个人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反映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
张慎仪的《念奴娇 其二 水亭观白莲》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清幽的水乡景象,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考。全诗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充分展示了清代诗歌的艺术特点。
开篇以“棠舟兰桨”引入,给人一种轻盈、优雅的感觉,仿佛带领读者走入了一个宁静的水域。随后,“四面花光同一色”描绘出周围环境的和谐,展现了自然的美。诗中提到的“鹭鸥为伍”则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随着诗意的推进,诗人以“纤佩欲烟,淡妆浣露”描绘了水边女子的优雅姿态,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和美感。最后两句通过“素鬟互唱”描绘了女子间的互动,轻柔的唱和声似乎在消解夏日的炎热,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感受,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水乡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和人文的热爱,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棠舟”指的是什么?
诗中“晚随凉月同住”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张慎仪的《念奴娇 其二 水亭观白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