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6 18:20: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6 18:20:08
念奴娇 其三 西湖坐雨和韵
作者: 吴绮 〔清代〕
皋亭云霭,似愁痴一段,忽添娇妩。
镜里明眸浑似睡,又是烟迷南浦。
柳剩慵腰,桃含泪靥,红困蜻蜓舞。
金乌不见,无端却恨夸父。
人在庾亮楼头,闲吟倚槛,空把寒鸥数。
密约西陵应误了,拟待来朝晴补。
影断香车,泥封蜡屐,其奈而今苦。
两山钟打,方知日影分午。
在皋亭上,云雾缭绕,仿佛愁苦的一段情感,突显出娇媚的姿态。
镜中明亮的眼睛似乎在沉睡,正如烟雾迷蒙的南浦。
柳树懒散地垂下腰身,桃花含着泪水的脸颊,红色的花儿困住了蜻蜓的舞姿。
金色的太阳看不见,不由得怨恨那夸父追日的徒劳。
我在庾亮楼头,悠闲地倚着栏杆,空自数着寒鸥。
原本与西陵的密约可能已失约,打算明天晴天再补。
影子断了香车,泥封了蜡屐,此时的苦楚又该如何承受?
两座山的钟声敲响,这才知道日影已经分开了正午。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吴绮是清代的一位女诗人,作品多以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为主题,语言清丽脱俗,常表现出女性细腻的内心世界。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西湖细雨的天气,抒发了作者在雨中沉思的情感。西湖作为诗人的创作灵感来源,常常反映温柔而忧伤的情感。
这首《念奴娇 其三 西湖坐雨和韵》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西湖在雨中的独特美感,诗人用“皋亭云霭”开篇,设定了一个朦胧而愁苦的氛围,接着以“镜里明眸”描绘出了诗人自我沉醉于西湖美景中的状态,仿佛在梦境中游走。诗中“柳剩慵腰,桃含泪靥”以拟人手法生动描绘了自然界的柔情,反映出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感悟。
在情感表达上,诗人通过对“金乌不见”的无奈和对“寒鸥”的孤独描写,展现了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悟。这种情感在“密约西陵应误了”中达到高潮,表现出对未能实现的期望的无奈与遗憾。最终,“两山钟打,方知日影分午”一句,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觉醒与反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生活、自然以及人际关系的思考,构建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皋亭云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金乌不见”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诗人通过“密约西陵应误了”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相比较,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情感的追忆,但吴绮的诗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写,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出个人情感的孤独与无奈。
推荐书目:
以上是对《念奴娇 其三 西湖坐雨和韵》的全面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