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6:54: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6:54:42
顺亲成小筑,选胜得幽栖。
瘦石碧当槛,杂花红满蹊。
池鱼潜复出,林鸟住还啼。
畅甚华颠叟,斜阳屡杖藜。
在亲人之处建造了一座小屋,选择了优美的环境来隐居。
瘦削的石头碧绿地靠在栏杆旁,各色花朵在小径上缤纷绽放。
池塘中的鱼时而潜水,时而又跃出水面,树林中的鸟儿栖息下来,时不时啼鸣。
悠闲的老者畅谈不已,斜阳下他常常拄着拐杖。
夏炜如,清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与人情风貌,风格清新自然,极富生活情趣。
此首诗写于庚子年秋,诗人身处无锡的可庄,环境优美,心情愉悦,故而创作了此诗。
本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追求宁静生活的理想与对自然的热爱。开头两句以“顺亲成小筑”引出诗人隐居的生活,表达了对亲情的珍视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小筑周围的自然风光。碧绿的石头、缤纷的花朵,水中的鱼、树林中的鸟,这些生动的意象构成了一幅和谐的自然画卷,传达出一种宁静、安逸的生活情趣。
在情感上,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流露出对生活的满足与乐观,展示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最后一句“畅甚华颠叟,斜阳屡杖藜”更是将诗人对长者的尊重与对悠然自得生活的向往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生活的哲学,强调了人应当与自然和谐共生,享受每一个平凡而美好的日子。
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表现了对亲情、自然的热爱,体现出一种淡泊明志、悠然自得的人生态度。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a) 唐代
b) 宋代
c) 清代
d) 民国
诗中“池鱼潜复出”主要描绘了什么?
a) 鱼的生活习性
b) 自然的生机
c) 水的清澈
d) 雨后的景象
“斜阳屡杖藜”中的“杖藜”意指什么?
a) 拐杖
b) 竹杖
c) 树杖
d) 石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