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35: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35:58
望江南 思昔日
作者: 邹祗谟 〔清代〕
思昔日,何事到而今。
照尽青铜犹有面,
烧残绛蜡已无心。
起看月西沉。
回想往昔,是什么让我们走到今天?
照耀着我的青铜镜子,依然映出我的容颜,
而那烧尽的红蜡烛,早已没有了心意。
抬头望去,明月已向西沉去。
邹祗谟(1620年-1690年),字子俭,号梦阮,清代诗人。他生活在清初时期,受到明末清初社会动荡的影响,诗风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主,常表现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思考。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与个人命运交织的时期,作者通过往昔的回忆,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望江南 思昔日》是一首充满感慨的诗作。诗中通过对昔日的思念,揭示了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短暂。开篇以“思昔日”引出主题,立刻唤起读者的共鸣。接着“何事到而今”一问,既是反思过去,也是对现状的拷问,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深刻思考。
“照尽青铜犹有面”一句,运用青铜镜子的意象,象征着记忆的久远与真实。尽管岁月流逝,镜子仍能反射出面容,这暗示着过去的美好依然在心中留存。然而,随后的“烧残绛蜡已无心”则是一种强烈的对比,蜡烛的燃烧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已无心的蜡烛暗示着对往昔热情的遗忘和对未来的无奈。
最后一句“起看月西沉”,以自然景象结束,意象简洁而深远,明月的西沉象征着时间的推移与生命的无常。整首诗在回忆与现实的交织中,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往昔的追忆,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思考。
诗中提到的青铜镜象征什么?
“烧残绛蜡已无心”中的蜡烛象征什么?
诗中最后一句“起看月西沉”表达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