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冠英吴大将赴真州陈云乃司马之招,吴门金子山为作江干送别图以壮其行,拈此题后二首 其二

《冠英吴大将赴真州陈云乃司马之招,吴门金子山为作江干送别图以壮其行,拈此题后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4-29 21:03:38

诗句

霜信警宾鸿,情深感慨中。

天生虎头笔,神助马当风。

瀛海沧波急,岩疆列戍雄。

会看麟阁上,著意写元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03:38

原文展示:

霜信警宾鸿,情深感慨中。
天生虎头笔,神助马当风。
瀛海沧波急,岩疆列戍雄。
会看麟阁上,著意写元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的情景。霜降的信号如鸿雁般警示,心中满是深厚的感慨。天生的才华如同虎头的笔,神灵助力,让马儿在风中奔腾。海洋的波涛汹涌,山岩的防线庄严雄壮。希望在麟阁之上,能将伟大的功业铭刻下来。

注释:

  • 霜信:指霜降时节,象征着秋冬的到来,传递出一种萧瑟的气息。
  • 宾鸿:宾客的鸿雁,象征着远行的友人。
  • 虎头笔:比喻诗人的才华与文笔,形容其气势磅礴。
  • 神助:指得到神灵的帮助,表现诗人对自己能力的自信。
  • 瀛海:广阔的海洋,象征着远方的旅程。
  • 岩疆:指险要的边境,形容防守的坚固。
  • 麟阁:传说中神兽麟的阁楼,象征着高贵的地位与成就。
  • 元功:指伟大的功业,强调对成就的追求。

典故解析:

  • 麟阁:在古代文化中,麟是瑞兽,象征着吉祥与美好,常用于比喻高尚的品德及伟大的成就。
  • 虎头笔:在古代,文人常用动物形象来比喻自己的才华,虎头象征着力量与威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夏炜如,清代诗人,生于时代动荡之际,其诗作多表现对国家与历史的思考,善用典故,风格凝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送别友人之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与祝愿,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五言绝句的体裁,语言简练而意象丰富,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友人真挚的情感。首句中的“霜信警宾鸿”通过自然现象与人事的结合,引发了诗人的感慨,使得整首诗在送别的场景中透出一股苍凉之感。接下来的“天生虎头笔,神助马当风”则展现了诗人对自我才华的认可与自信,暗示着他在文学上的追求与努力。诗的后半部分提及“瀛海沧波急,岩疆列戍雄”,展现了一种壮阔的气象,暗示着友人即将踏上艰难的旅程,然而无论路途多么险恶,诗人始终寄予厚望,期待友人能在“麟阁上”成就伟大的功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事的巧妙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未来的期待,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清代诗人的典雅气质与深邃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霜信警宾鸿”:霜降时节的到来引起了对远行友人的思念。
  2. “情深感慨中”: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不舍。
  3. “天生虎头笔”:自信地表明自己的才华与能力。
  4. “神助马当风”:借用自然力量,象征着顺风顺水的前行。
  5. “瀛海沧波急”:描绘即将面对的风浪与挑战。
  6. “岩疆列戍雄”:防线的坚固,暗示着对旅途的警觉与准备。
  7. “会看麟阁上”:期待在高处看到友人的成就。
  8. “著意写元功”:希望能够将伟大的成就铭刻下来。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虎头笔”,将才华比作虎头,形象生动。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天生/神助”,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未来的美好期许,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怀与祝福,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我才华的自信。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秋冬的到来,预示着时间的流逝。
  • 鸿雁:象征远行与思念,常用来表达送别之情。
  • 虎头笔:象征才华与力量,表现了诗人的自信。
  • 瀛海:犹如人生的波澜起伏,暗示旅途的艰难。
  • 麟阁:象征着成就与荣耀,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霜信”指的是: A. 霜降的季节
    B. 霜的信件
    C. 霜的形状
    D. 霜的味道

  2. “天生虎头笔”中的“虎头”主要象征: A. 温柔
    B. 威严与力量
    C. 轻巧
    D. 柔软

  3. 诗人希望友人在“麟阁上”做什么? A. 休息
    B. 观光
    C. 成就伟业
    D. 回忆过去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by 李白
  • 《送别》by 王维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送友人》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采用了更加豪放的风格;而夏炜如的此诗则显得更加内敛与凝重,从而体现出不同的情感表达和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全集》
  • 《古典诗词赏析》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竹枝词四首 其二 竹枝词(二首) 竹枝词 其五 竹枝词 其四 竹枝词四首 其三 竹枝词 竹枝词三首 其二 竹枝词三首 其一 竹枝词二首 竹枝词(十首选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爱民如子 丁真永草 二字旁的字 非恨 甘字旁的字 达官贵人 三框儿的字 公子哥儿 卜字旁的字 干字旁的字 资户 万不一失 身死名辱 问信 金石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