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37: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37:03
二月廿九日秋审过堂抚辕大堂外设公案三座邵小村中丞居中位余与藩司居东西位恭纪
左右班联肃,寅阶旭日宾。
垂衣钦舜治,解网慕汤仁。
三宥恩施大,群生感被均。
哀矜心勿喜,欲使众情伸。
在二月二十九日的审判上,设立了三座公案,邵小村的中丞居于中央,而我与藩司则坐于东西两侧,恭敬地记录着。
左侧和右侧的班子都很庄重,早晨的阳光照耀着庭院。
身着法衣的官员如舜帝般仁治,像汤王那样宽厚,
三种宽恕的恩典施行得很广泛,众生都感受到这份恩泽。
哀怜和同情的心情不必过于欢喜,只希望能让所有人的情感都能得到抒发。
唐赞衮,清代诗人,其作品多表现对社会政治的关注,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善于运用典故,表达对人性的思考。
该诗写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在审判过程中对法律公正和仁慈的思考,结合了当时社会对公正审判的期待和对人性关怀的呼唤。
这首诗在结构上简洁明了,内容上则深邃而富有哲理,展示了古代官员在审判过程中的庄重与责任。开篇描绘了审判时的场景,左右班联肃,构建出一种严肃的氛围。接着,通过“垂衣钦舜治,解网慕汤仁”的对比,强调了对古代仁君治国理念的向往,表现了作者对理想政治的追求。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将宽恕与同情结合在一起,提出了“哀矜心勿喜”的观点。这不仅是对审判的思考,也是对社会人性光辉的呼唤,表达了希望通过宽恕和同情来解决纷争,促进社会和谐的愿景。
整首诗以公案审理为背景,展现了法律与仁爱的平衡,传达出一种深刻的人文关怀,值得我们在现代社会中借鉴和反思。
整首诗通过描绘审判的场景,探讨了法律与仁爱的关系,强调了宽恕和同情的重要性,倡导以人文关怀来实现社会和谐。这一主题在当前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诗中提到的“钦舜治”指的是谁的治国理念?
“三宥”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的主旨可以用哪个词概括?
答案:
可以将唐赞衮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后者同样通过个人的感受反映社会现实。两者都通过个体的情感表达对社会和人性的关怀,但在风格和情感表达上却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