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49: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9:16
曲径入幽邃,钟鱼寂不闻。
一亭寒抱石,万竹绿搀云。
蓬壁题诗富,兰言入座芬。
野花披锦帔,谁觅五妃坟。
曲折的小路通向幽深的山谷,连钟声和鱼的鸣叫都听不见。一座亭子冷冷地依偎在石头旁,万竹苍翠,与云朵相映成趣。蓬松的墙壁上题满了诗句,兰花的香气飘散在座位上。野花披着锦绣的外衣,谁还去寻找五妃的坟墓呢?
作者介绍:唐赞衮,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诗风多以山水田园为主,诗作清新自然,常带有隐逸之情。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作者游历竹溪时,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环境的向往,反映了当时士人追求隐逸生活的情趣。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优美的山水图景,通过巧妙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联“曲径入幽邃”便带出了诗人步入竹溪时的情景,曲折的小路引领着他走入一个幽静的世界,令人感受到与世隔绝的宁静。接下来的“钟鱼寂不闻”则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清幽,连声响都显得那样遥远,营造出一种超然的氛围。
中间两联描绘了亭子和竹林的景象,尤其是“万竹绿搀云”,通过“绿”和“云”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灵动。而“蓬壁题诗富”,则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才华和对文化的追求,似乎在这片宁静的环境中,灵感随之而来。
最后一联“野花披锦帔,谁觅五妃坟”,则是对历史的反思,野花如同锦缎般绚丽,但古老的传说已然模糊,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惆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思考,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而又富有哲理的氛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对竹溪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的反思,传达了对自然与文化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环境是什么样的?
“曲径入幽邃”中的“幽邃”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兰言”主要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