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9:20: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20:00
恭和御制赐吴叔告已下闻喜宴诗
作者:洪咨夔 〔宋代〕
致主唐虞泽兆民,
贤才端是国精神。
作人欲返皇风古,
拔士先随圣化新。
收敛文章归献替,
安排事业到弥纶。
宸章属望丁宁甚,
上答天恩莫爱身。
这首诗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思考。诗人认为,国家的主宰应如唐虞时代那样,泽被百姓,贤才应是国家的精神支柱。人们应当追溯古代的皇风,首先要提升士人的品德,以便跟随圣人的教化。诗人希望能够收敛文章,回归献替之道,安排事业以达成宏伟的蓝图。最后,诗人强调,宸章所寄托的期望非常深切,回报天恩时应当放下个人的得失。
作者介绍:洪咨夔,字景熙,号青松,宋代诗人,擅长诗文,倡导古风,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思潮与政治现象。
创作背景:此诗是在吴叔告下的一次喜宴上创作,表达了对国家治理和士人理想的追求,反映了当时对贤才与治国理念的重视。
这首诗以“致主唐虞泽兆民”开篇,直接点明了诗人心中理想的君主形象,强调了古代贤能之君对民众的重要性。诗中提到的“皇风古”与“圣化新”形成鲜明对比,既表明了对古代治国理政的向往,也体现出对现代士人的期待。洪咨夔在诗中呼吁收敛文章,归于献替之道,显示出对文人的责任感和担当。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为国家的未来做出贡献。
整首诗流畅自然,音韵和谐,语句之间不仅有对仗,更有深刻的思想内涵。通过“宸章属望丁宁甚,上答天恩莫爱身”两句,诗人传达了对天命的认同与对个人得失的淡泊,表现出一种高尚的情操。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得语句更加生动,增强了诗的艺术表现力。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围绕着对理想君主的召唤与对贤才的推崇,表现出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关怀与责任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唐虞”是指哪个时期的统治者?
A. 夏朝
B. 唐朝和虞朝
C. 明朝
诗人希望归于哪种治国理念?
A. 现代化
B. 皇风古
C. 西方文化
诗中强调“收敛文章”的含义是什么?
A. 写作要多产
B. 文人应当归于实际、务实
C. 文章要华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洪咨夔的这首诗与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均体现了对国家与社会的深刻思考,但洪咨夔更强调古代贤才与治国理念,而王安石则更注重个人理想与远大抱负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