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恭和御制赐吴叔告已下闻喜宴诗

《恭和御制赐吴叔告已下闻喜宴诗》

时间: 2025-05-10 09:20:00

诗句

致主唐虞泽兆民,贤才端是国精神。

作人欲返皇风古,拔士先随圣化新。

收敛文章归献替,安排事业到弥纶。

宸章属望丁宁甚,上答天恩莫爱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20:00

原文展示

恭和御制赐吴叔告已下闻喜宴诗
作者:洪咨夔 〔宋代〕

致主唐虞泽兆民,
贤才端是国精神。
作人欲返皇风古,
拔士先随圣化新。
收敛文章归献替,
安排事业到弥纶。
宸章属望丁宁甚,
上答天恩莫爱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思考。诗人认为,国家的主宰应如唐虞时代那样,泽被百姓,贤才应是国家的精神支柱。人们应当追溯古代的皇风,首先要提升士人的品德,以便跟随圣人的教化。诗人希望能够收敛文章,回归献替之道,安排事业以达成宏伟的蓝图。最后,诗人强调,宸章所寄托的期望非常深切,回报天恩时应当放下个人的得失。

注释

  • 唐虞:指古代的唐朝和虞朝,象征着理想的治国理政。
  • 泽兆民:泽,被水滋润,表明对百姓的恩泽与关怀。
  • 皇风古:古代帝王的风范和治国理念。
  • 拔士:提拔有才之士。
  • 宸章:天子所发的诏令。
  • 丁宁:恳切的请求或吩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洪咨夔,字景熙,号青松,宋代诗人,擅长诗文,倡导古风,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思潮与政治现象。

创作背景:此诗是在吴叔告下的一次喜宴上创作,表达了对国家治理和士人理想的追求,反映了当时对贤才与治国理念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致主唐虞泽兆民”开篇,直接点明了诗人心中理想的君主形象,强调了古代贤能之君对民众的重要性。诗中提到的“皇风古”与“圣化新”形成鲜明对比,既表明了对古代治国理政的向往,也体现出对现代士人的期待。洪咨夔在诗中呼吁收敛文章,归于献替之道,显示出对文人的责任感和担当。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为国家的未来做出贡献。

整首诗流畅自然,音韵和谐,语句之间不仅有对仗,更有深刻的思想内涵。通过“宸章属望丁宁甚,上答天恩莫爱身”两句,诗人传达了对天命的认同与对个人得失的淡泊,表现出一种高尚的情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致主唐虞泽兆民:呼吁君主如同古代唐虞之君,恩泽百姓。
  • 贤才端是国精神:强调国家需要贤才,才能体现出国的精神风貌。
  • 作人欲返皇风古:希望人们能够回归古代的治国理念。
  • 拔士先随圣化新:首先要提拔有才能的人,跟随圣人的教化。
  • 收敛文章归献替:希望文人收敛笔墨,回归到献替的实用主义上。
  • 安排事业到弥纶:将事业规划得更为周全,达成理想。
  • 宸章属望丁宁甚:对皇命的期望非常深厚。
  • 上答天恩莫爱身:回报天恩时应当淡泊个人名利。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得语句更加生动,增强了诗的艺术表现力。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围绕着对理想君主的召唤与对贤才的推崇,表现出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关怀与责任感。

意象分析

  • 唐虞:象征理想的统治者和治国典范。
  • 贤才:代表国家的希望与未来。
  • 文章:象征文人的责任与担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唐虞”是指哪个时期的统治者?
    A. 夏朝
    B. 唐朝和虞朝
    C. 明朝

  2. 诗人希望归于哪种治国理念?
    A. 现代化
    B. 皇风古
    C. 西方文化

  3. 诗中强调“收敛文章”的含义是什么?
    A. 写作要多产
    B. 文人应当归于实际、务实
    C. 文章要华丽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安石《登飞来峰》

诗词对比: 洪咨夔的这首诗与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均体现了对国家与社会的深刻思考,但洪咨夔更强调古代贤才与治国理念,而王安石则更注重个人理想与远大抱负的实现。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歌选》
  • 《唐诗三百首》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为周夫人赠车骑诗 为顾彦先赠妇诗二首 其一 太山 豫章行 挽歌辞 其一 挽歌诗三首 其三 挽歌诗三首 其二 饮酒乐 放歌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祲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没日没夜 慧月 天罡 夕字旁的字 怨耻 熊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虎字头的字 龍字旁的字 无字旁的字 堂高级远 耂字旁的字 霸相 日不我与 谈吐如流 项庄舞剑 秉烛待旦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