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0:19: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0:19:15
满江红·痴霭顽阴
作者: 吴潜 〔宋代〕
痴霭顽阴,风扫尽安排今夕。
便放出一轮金镜,皎然虚碧。
照彻肺肝明似水,是中空洞无他物。
倚亭皋搔首问天公,天应识。
人共景,都非昔。
君共我,俱成客。
且相逢一笑,笙歌箫笛。
老去可怜杯酒减,醉来谩把阑干拍。
便明朝烟水挂征帆,还相忆。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阴霾的夜晚,经过风的吹拂,阴霾终于散去。月亮如同一面明亮的金镜,照亮了清澈的天空。诗人感受到内心的澄明,仿佛一切都是空灵无物的。倚靠在亭子上,诗人抚首仰望天空,似乎天公也能明白他的心思。人和景物都已不是往日的模样了,彼此都是过客。让我们相聚一笑,听着笙歌箫笛的乐声。岁月流逝,酒杯渐减,醉酒后无奈地拍打栏杆。明天的烟水中,挂着征帆,希望能够再次相忆。
作者介绍:吴潜,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一个阴郁的夜晚,诗人通过描绘天气的变化,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首《满江红·痴霭顽阴》通过描绘阴霾天气的变化,引发了诗人内心的沉思。开头的“痴霭顽阴”便奠定了整首词的情感基调,诗人在阴霾中感受到了孤寂和无奈。然而,随着“风扫尽安排今夕”的到来,阴霾逐渐消散,月亮如镜般皎洁,象征着内心的明朗。这种对比不仅表现了自然的变化,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情感的转折。
诗中“照彻肺肝明似水”一句,通过比喻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清澈与明亮,显示出一种超然的境界。倚亭而问,诗人似乎在寻求一种更深层次的理解与回应,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
“人共景,都非昔”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人与风景都已不再如昔日。此时,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疏离,成为了过客,令人感到一丝惆怅。最后,诗人以“且相逢一笑,笙歌箫笛”来展现人生的乐趣,尽管岁月无情,但相聚的时刻依旧珍贵。
整首词通过精致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友谊的珍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感悟,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对友谊与相聚的珍惜。诗人在阴霾中寻求光明,体现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痴霭顽阴”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天气?
诗人通过什么比喻来形容月亮?
“老去可怜杯酒减”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