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春夜孤坐三首

《春夜孤坐三首》

时间: 2025-05-07 15:43:03

诗句

儿女齁齁鼻息声,虚堂谁伴一先生?

春寒夜静灯花落,数尽残更睡不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5:43:03

原文展示:

春夜孤坐三首
诗人:杨万里

儿女齁齁鼻息声,
虚堂谁伴一先生?
春寒夜静灯花落,
数尽残更睡不成。

白话文翻译:

夜深人静,耳边只听见儿女们的鼾声,空荡荡的屋子里,只有我一个人相伴。春寒的夜晚静谧无声,灯下的花瓣悄然飘落,数尽了夜更,依旧无法入睡。

注释:

  • 儿女:指儿子和女儿,表示家庭中的孩子们。
  • 齁齁:形容睡觉时的鼾声,表示安静的夜晚。
  • 虚堂:空荡荡的厅堂,指没有人陪伴的空间。
  • 一先生:指诗人自己,"先生"是对文人的称呼。
  • 春寒:春天的寒冷,说明天气依然寒冷。
  • 灯花:指灯下的花,可能是指灯笼里的花或装饰。
  • 残更:夜里的更次,指已经过去的夜更,通常古代分夜为更。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表现了古代文人的孤独感和对家庭的思念之情。诗人在春夜独坐,暗示了对温暖家庭生活的渴望与现实的孤独形成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阮亭,南宋著名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用平易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深受后世喜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彼时社会动荡,诗人生活在这种环境中,常常感到孤独和无奈。诗中描绘的春夜情景,也反映了他对家庭温暖的向往。

诗歌鉴赏:

《春夜孤坐三首》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孤独的诗人内心的情感。诗的开头通过“儿女齁齁鼻息声”,将读者带入一个温馨的家庭场景,然而接着“虚堂谁伴一先生”却转向孤独,形成强烈的对比。诗人在春寒夜静的环境中,伴随着灯下花瓣的飘落,表现了他内心的无奈与孤寂。

诗人在此处运用了细腻的描写,灯花的落下不仅是自然现象的描写,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数尽残更,无法入睡,反映了诗人对家庭温暖的渴望与现实的无情。整首诗通过简单的场景描写,传达了深刻的情感,让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儿女齁齁鼻息声”:透过鼾声,表现出家庭的温暖与亲情。
  2. “虚堂谁伴一先生?”:诗人自问自答,暗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
  3. “春寒夜静灯花落”:春天的夜晚,冷清而宁静,灯下花瓣的凋落增添了孤独感。
  4. “数尽残更睡不成”:夜深人静,数遍更次却仍无法入睡,表现出诗人的失眠与孤独。

修辞手法

  • 对比:家庭的温暖与诗人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
  • 意象:灯花、春寒等意象营造了诗的氛围,暗示了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
  • 拟人:将花瓣的落下赋予情感,表现时间的流逝与孤独的无奈。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孤独与家庭温暖的对比展开,表达了诗人对亲情的渴望与现实的无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儿女:象征家庭温暖与幸福。
  • 虚堂:代表孤独的环境与内心的空寂。
  • 灯花: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 春寒:代表着对温暖的向往与现实的冷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儿女齁齁鼻息声”里的“齁齁”指的是什么? A. 笑声
    B. 鼾声
    C. 哭声

  2. 诗人在春夜感受到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快乐
    B. 孤独
    C. 愤怒

  3. “虚堂谁伴一先生”中的“虚堂”指的是什么? A. 空荡的大厅
    B. 繁忙的街道
    C. 美丽的花园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杨万里的孤独与杜甫《月夜忆舍弟》中对亲情的思念形成对比。杨万里通过环境描写传达孤独,而杜甫则通过直接的情感宣泄,展示了诗人在动荡时代对亲情的向往与思念。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杨万里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酹江月(梅) 二郎神 其二 再和 七八用喜雪韵四首 水调歌头·勋业竟何许 清平乐·轻轻却暑 满江红·试问平生 七八用喜雪韵四首 六用喜雨韵三首 再用喜雨韵三首 出郊用劭农韵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元一 牛字旁的字 倚门而望 龝字旁的字 舍本求末 真茶 贾余 兄终弟及 旗档 隹字旁的字 一点犀通 威结尾的成语 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示字旁的字 豆字旁的字 包含爪的词语有哪些 二罪俱罚 秏滑 包含扬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