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寻梅

《寻梅》

时间: 2025-04-30 20:34:13

诗句

摇落园林一再霜,梅梢叶剩两三黄。

蕾红包裹春犹密,隔垅枇杷得擅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34:13

原文展示:

摇落园林一再霜,梅梢叶剩两三黄。
蕾红包裹春犹密,隔垅枇杷得擅香。

白话文翻译:

在寒霜频繁降落的园林里,梅树的枝头上仅剩下两三片黄色的叶子。
花蕾被红色的花瓣包裹着,春天的气息依旧弥漫,而在隔壁的枇杷树上,却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注释:

  • 摇落:指叶子因霜寒而纷纷落下。
  • 园林:指花园或果园。
  • 梅梢:梅树的枝头。
  • :指花蕾。
  • 红包裹:花蕾用红色花瓣包裹。
  • 春犹密:春天的气息依然浓厚。
  • 隔垅:指隔着一块地。
  • 枇杷:一种果实,果实成熟时香甜可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约1080-1150),字仲明,号山人,宋代诗人。洪咨夔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致力于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常常富有哲理,关注人和自然的关系。

创作背景:

《寻梅》创作于初春时节,诗人通过梅花的凋零与枇杷的香气,表现了对春天的渴望与感慨。此时梅花即将凋谢,而枇杷正值花期,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诗歌鉴赏:

《寻梅》是一首典型的写景抒情诗,诗人在描绘梅花的凋落和春天的来临之间,展现了一种自然的对比与哲思。诗中“摇落园林一再霜”一句,营造了一个清冷、萧瑟的氛围,透出冬天的寒意。而“梅梢叶剩两三黄”则进一步加强了这种孤寂感,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接下来的“蕾红包裹春犹密”,诗人用鲜红的花蕾象征着春天的气息,尽管寒霜已至,春天的气息依然浓厚。最后一句“隔垅枇杷得擅香”则引入了另一种生命的象征,枇杷的香气代表着春的来临,生机勃勃,与前面的萧条形成鲜明对比。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盎然生机,令人感受到生命的循环与自然的节奏。同时,诗人也在此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梅花的怀念,表现了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摇落园林一再霜:描绘了寒霜不断降落,园林中的叶子纷纷落下,表现出冬日的凋零。
  2. 梅梢叶剩两三黄:梅树的枝头仅剩少数几片黄色的叶子,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脆弱。
  3. 蕾红包裹春犹密:红色的花蕾紧紧包裹着,虽然寒霜来袭,春天的气息依旧浓郁。
  4. 隔垅枇杷得擅香:隔着一块地的枇杷树散发出香气,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修辞手法:

  • 对比:梅花的凋落与枇杷的香气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春天的到来。
  • 意象:梅花象征着坚韧与孤寂,而枇杷则代表着希望与生机。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与对生命变化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着坚韧与清雅,代表着人们对春天的向往。
  • 枇杷:象征着豁达与生机,暗示着希望与美好生活的开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梅梢”指的是哪个部分?

    • A. 梅树根部
    • B. 梅树的枝头
    • C. 梅花的花瓣
    • D. 梅树的树干
  2. 本诗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 A. 对冬天的怀念
    • B. 对春天的期待
    • C. 对人生的无奈
    • D. 对梅花的遗憾
  3. 诗中提到的“枇杷”象征着什么?

    • A. 希望与生命
    • B. 春天的寒冷
    • C. 秋天的成熟
    • D. 冬天的凋零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描绘春天的美好与生机。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by 韩愈:同样表现春天的到来与自然景象。

诗词对比:

  • 《红梅赞》 by 朱熹:同样赞美梅花,但更强调梅花的坚韧与品格,而《寻梅》则更侧重于季节的交替与情感的流露。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相关古诗词研究论文与书籍。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宋宗儒真赞 谢张泰伯惠黄雀鮓 次韵和台源诸篇九首之群玉峰 八音歌赠晁尧民 题燕邸洋川公养浩堂画二首 其二 次韵柳通叟寄王文通 承示中秋不见月及悯雨连作恐妨秋成奉次元韵 玉泉长老不受承天衬因作颂 画堂春 次韵杨明叔见饯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遒整 三番四覆 音字旁的字 面字旁的字 行数墨寻 蟠钢剑 鱼字旁的字 日行千里 曰字旁的字 三百六十行 屈节辱命 镂心 定义 丈人行 氏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