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34: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34:13
摇落园林一再霜,梅梢叶剩两三黄。
蕾红包裹春犹密,隔垅枇杷得擅香。
在寒霜频繁降落的园林里,梅树的枝头上仅剩下两三片黄色的叶子。
花蕾被红色的花瓣包裹着,春天的气息依旧弥漫,而在隔壁的枇杷树上,却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洪咨夔(约1080-1150),字仲明,号山人,宋代诗人。洪咨夔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致力于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常常富有哲理,关注人和自然的关系。
《寻梅》创作于初春时节,诗人通过梅花的凋零与枇杷的香气,表现了对春天的渴望与感慨。此时梅花即将凋谢,而枇杷正值花期,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寻梅》是一首典型的写景抒情诗,诗人在描绘梅花的凋落和春天的来临之间,展现了一种自然的对比与哲思。诗中“摇落园林一再霜”一句,营造了一个清冷、萧瑟的氛围,透出冬天的寒意。而“梅梢叶剩两三黄”则进一步加强了这种孤寂感,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接下来的“蕾红包裹春犹密”,诗人用鲜红的花蕾象征着春天的气息,尽管寒霜已至,春天的气息依然浓厚。最后一句“隔垅枇杷得擅香”则引入了另一种生命的象征,枇杷的香气代表着春的来临,生机勃勃,与前面的萧条形成鲜明对比。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盎然生机,令人感受到生命的循环与自然的节奏。同时,诗人也在此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梅花的怀念,表现了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与思考。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与对生命变化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
诗中的“梅梢”指的是哪个部分?
本诗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枇杷”象征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