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49: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49:41
画堂春
作者:黄庭坚 〔宋代〕
东堂西畔有池塘。
使君扉几明窗。
日西人吏散东廊。
蒲苇送轻凉。
翠管细通岩溜,小峰重叠山光。
近池催置琵琶床。
衣带水风香。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池塘景象,位于东堂西侧,诗人看到使君的房门微微敞开,窗户透出光亮。夕阳西沉,官吏们已散去东廊,蒲苇轻轻摇曳,带来了阵阵凉意。翠绿的管乐声从山间细流传来,小山峰层叠,映衬着山光。诗人想到在池边布置琵琶床,享受水边的清风和香气。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江西人,宋代杰出的诗人、书法家。他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和独特的书法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黄庭坚晚年,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的场景与他生活的环境密切相关,表现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热爱。
《画堂春》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静谧的水边景象,透出一股清幽的气息。诗的开头以“东堂西畔有池塘”引入,直接点明了场景,接着描绘使君的明窗和夕阳下散去的人吏,营造出一种闲适宁静的氛围。随后的“蒲苇送轻凉”一句,点出自然的凉意,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翠管细通岩溜,小峰重叠山光”两句,运用了层次分明的意象,展现出远山近水相映成趣的画面,表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感知。而“近池催置琵琶床”则表达了诗人想要在此处安静弹奏琵琶的愿望,体现了一种洒脱与恬淡的生活态度。最后一句“衣带水风香”则将整个景象升华,水边的风带来芬芳,令人心旷神怡。
整首诗在意象的构建上,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向往,情感真挚,语言优美,体现了黄庭坚的诗风特点。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以池塘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对官场生活的淡然与超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使君”指的是谁?
诗中“翠管”指的是什么?
诗人希望在池边做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