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26: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26:28
原文展示:
梅未开书四十字 赵蕃 〔宋代〕 地与南荒接,梅花合早开。如何长至后,不见一杖来。政尔缘霜早,多应待雨催。檐边有独树,日绕故千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对梅花的期待与思念。诗中提到,虽然地理位置接近南荒,梅花应该早开,但为何在冬至之后,却不见梅花盛开的景象。作者猜测,或许是因为霜降得早,梅花需要等待雨水的滋润才能开放。诗的最后,作者表达了对梅花的深情,即使只有一棵树在檐边,也每天绕着它转千回。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宋代著名诗人,与当时名士多有交往,其诗风格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自然景物的赞美。此诗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对梅花的特殊情感有关,表达了对梅花开放的期待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冬至之后,作者期待梅花盛开,但未见梅花,因此写下此诗表达对梅花的思念和对自然变化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期待和思念,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感受。诗中“地与南荒接,梅花合早开”表达了作者对梅花早开的期待,而“如何长至后,不见一杖来”则流露出失望之情。后两句“政尔缘霜早,多应待雨催”则是一种自我安慰,认为梅花可能因为霜降早而需要雨水才能开放。最后两句“檐边有独树,日绕故千回”则深刻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深情,即使只有一棵树,也每天绕着它转千回,这种执着和深情令人感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梅花的期待和思念,以及对自然美的热爱。通过梅花的开放与否,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细腻感受和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南荒”是指什么? A. 南方繁华之地 B. 南方荒凉之地 C. 北方荒凉之地 D. 北方繁华之地 答案:B
作者为何在冬至后不见梅花? A. 因为梅花已经凋谢 B. 因为梅花需要雨水才能开放 C. 因为梅花被其他花取代 D. 因为作者没有去寻找梅花 答案:B
诗中“日绕故千回”表达了什么? A. 作者对梅花的冷漠 B. 作者对梅花的深情 C. 作者对梅花的忽视 D. 作者对梅花的厌恶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