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同诸友送潘文叔出郊

《同诸友送潘文叔出郊》

时间: 2025-04-23 11:53:25

诗句

数月卧城郭,兹晨历郊原。

林莺语声近,陂鹭背影翻。

稻栽已遍亩,桑采无剩园。

因行一欣尔,送友重惘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1:53:25

原文展示:

数月卧城郭,兹晨历郊原。林莺语声近,陂鹭背影翻。稻栽已遍亩,桑采无剩园。因行一欣尔,送友重惘然。

白话文翻译:

几个月来都躺在城墙边,今天早晨我走过了郊外的原野。林中的黄莺叫声近在耳边,池塘边的白鹭在背后翻飞。稻田里已经插满了秧苗,桑树上已经没有剩余的叶子可以采摘。因为这次出行感到一丝欣喜,但送别朋友时又感到深深的失落。

注释:

  • 城郭:城墙,这里指城市。
  • 兹晨:今天早晨。
  • 历:经过。
  • 林莺:林中的黄莺。
  • 陂鹭:池塘边的白鹭。
  • 稻栽:稻田里插的秧苗。
  • 桑采:采摘桑叶。
  • 欣尔:感到高兴。
  • 惘然:感到失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宋代诗人,与韩淲并称“二泉”,其诗风格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送别友人潘文叔时所作,通过描绘郊外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郊外清晨的景色,通过“林莺语声近”和“陂鹭背影翻”等生动细节,展现了自然的和谐与宁静。诗中的“稻栽已遍亩,桑采无剩园”反映了农忙时节的景象,同时也隐含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因行一欣尔,送友重惘然”巧妙地将喜悦与惆怅交织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数月卧城郭”:诗人长时间待在城市中,感到厌倦。
  • “兹晨历郊原”:今天早晨走出城市,来到郊外。
  • “林莺语声近”:林中的黄莺叫声近在耳边,生动描绘了清晨的宁静。
  • “陂鹭背影翻”:池塘边的白鹭在背后翻飞,增添了画面的动感。
  • “稻栽已遍亩”:稻田里已经插满了秧苗,反映了农忙的景象。
  • “桑采无剩园”:桑树上已经没有剩余的叶子可以采摘,强调了季节的变化。
  • “因行一欣尔”:因为这次出行感到一丝欣喜。
  • “送友重惘然”:但送别朋友时又感到深深的失落。

修辞手法:

  • 拟人:“林莺语声近”中的“语声”赋予了黄莺以人的特征,使其更加生动。
  • 对仗:“稻栽已遍亩,桑采无剩园”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郊外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林莺: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机勃勃。
  • 陂鹭:象征着宁静和纯洁。
  • 稻栽:象征着农耕和勤劳。
  • 桑采:象征着季节的变迁和生活的忙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林莺语声近”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林中的黄莺叫声近在耳边 B. 林中的黄莺在飞翔 C. 林中的黄莺在唱歌 D. 林中的黄莺在觅食

  2. 诗中的“稻栽已遍亩”反映了什么? A. 农闲时节 B. 农忙时节 C. 丰收时节 D. 播种时节

  3. 诗中的“送友重惘然”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惆怅 C. 愤怒 D. 惊讶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韩淲的《送潘文叔》:同样以送别友人为主题,表达了依依不舍之情。

诗词对比:

  • 赵蕃的《同诸友送潘文叔出郊》与韩淲的《送潘文叔》:两首诗都以送别友人为主题,但赵蕃的诗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而韩淲的诗则更注重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诗人研究》:详细介绍了赵蕃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忆罗浮 五仟观二首 五仟观二首 贪泉 临卒书诗 怀石楼 棹歌行 入若邪溪诗 入若耶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无所不在 艮字旁的字 伐毛洗髓 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黑板报 包含昭的成语 厂字头的字 包含寐的成语 野老公 来去分明 草藄禽猘 矜庄 面字旁的字 风行电照 递生 言字旁的字 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不遗尺寸 耒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