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0:46: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0:46:23
春日即事
作者: 谢榛 〔明代〕
和戎共拟静边声,
抗疏谁当悉虏情。
燕地去秋曾几战,
汉家今日更多兵。
春城雨后寒逾重,
曙角风前怨未平。
直北烟尘时极目,
乌鸢飞入亚夫营。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边境局势的关切和对战争的思考。诗中提到和亲的声音与抗敌的决心,反映出对敌情的了解与忧虑。燕地经历过几次战斗,而汉朝如今却集结了更多的军队。春天的城市在雨后变得更加寒冷,黎明时的风中,怨恨之情仍未平息。远眺北方的烟尘,乌鸢飞入了敌军的营地,象征着战争的阴影依然笼罩。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谢榛,明代诗人,字云卿,号松壑,晚号松江,擅长诗歌和散文,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山水、边塞为题材,作品表现出对社会时事的关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边境动乱之时,国家安全形势严峻,诗人借春日的景象表达对战争与和平的深思,反映出对家国命运的关心与忧虑。
这首《春日即事》通过对春天的描写,映射出诗人内心深处对国家和边境局势的忧虑。诗的开头便通过“和戎共拟静边声”引出主题,表达了对战争的无奈与对和平的渴望。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大事结合在一起,展现出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后半部分则通过描绘春雨后的寒冷和远望北方烟尘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战争的紧迫感。整首诗不仅有着鲜明的边塞特征,更有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反思。最后“乌鸢飞入亚夫营”的意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象征着战争的阴影依然笼罩着人们的生活,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忧虑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与对战争的忧虑,深刻揭示了历史的反复与人性的复杂,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表达了对什么的渴望?
“乌鸢飞入亚夫营”中的“乌鸢”象征着什么?
该诗中提到的“汉家”指的是哪个朝代?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