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06: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06:43
寄王侍御塞上
谢榛 〔明代〕
君王重简命,尔志在澄清。
节钺分西顾,风寒护北征。
羽旗风外合,骢马雪中行。
直渡桑乾水,还临骠骑营。
九关多猛士,百战有长城。
夜半仍传檄,天寒未解兵。
黑山横宝剑,青海动金钲。
独仗防边策,兼收抗疏名。
虚心当国事,高议见儒生。
壮岁思铭鼎,空言陋请缨。
乘秋摧虏气,计日答皇情。
应遣龙庭使,驰书到玉京。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对边防将领的鼓励。诗人在开头提到君王重视简命,说明国家形势紧迫,作者希望能为国家的清明出一份力。接着提到西方的决策和北方的寒风,形象地描绘了边疆的艰苦。然后描述边军在雪中行军的情景,强调了士兵的勇敢和坚韧。接下来的几句提到九关的猛士和长城的战斗,表现了边境的危险与防守的必要。
最后几句表达了作者的决心与期许,期待龙庭的使者能够将自己的心意传达给皇帝,展现出一种为国捧心、力求报效的情怀。
谢榛(公元1567年—公元1620年),字尚志,号清白,明代诗人,擅长古诗词,风格豪放,常以边塞诗著称。他生于动荡的时代,常常关心国家的命运和边疆的安危。
这首诗作于明末,正值国家危机四伏之际,诗人通过对边防将领的寄语,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希望,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
《寄王侍御塞上》是一首典型的边塞诗,诗人在诗中展现了壮阔的边疆景象和军旅生活。全诗通过对军事将领的寄语,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关注,展现出深厚的家国情怀。开头两句提到“君王重简命”,可以看作是对当时状况的直接回应,体现出国家对将领的信任与期望。接下来的描写则生动地刻画了边疆的严酷环境,表达了将士们在风寒雪霜中毅然出征的壮志。
诗中“九关多猛士,百战有长城”两句,强调了边疆守卫的重要性,暗含对边防将领的赞赏。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深沉而激昂,既有对当下艰难环境的无奈,也有对未来胜利的渴望。在结尾部分,诗人寄希望于龙庭使者,将自己的心意传达给皇帝,展现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表达了对国家的深厚忠诚和期盼。
诗中使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气势和情感。如“黑山横宝剑,青海动金钲”,通过意象的对比,表现出战争的紧迫和边防的重要性。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国家的关心和对边防将领的鼓励,展现出一种忠诚与责任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强盛的期盼。
诗中提到“君王重简命”,这里的“简命”指的是:
a) 简短的命令
b) 长篇大论的命令
c) 轻松的命令
d) 不重要的命令
“九关多猛士”中的“九关”指的是:
a) 一种食物
b) 边防的地区
c) 一种游戏
d) 古代的都城
诗人希望通过什么方式将自己的心意传达给皇帝?
a) 写信
b) 亲自上京
c) 派遣龙庭使者
d) 通过朋友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谢榛的《寄王侍御塞上》更加强调了边防将领的责任与勇气,而王之涣则更加侧重于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这种风格上的差异,反映了两位诗人对国家和个人情感的不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