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8:45: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8:45:30
原文展示:
临江仙 其一 孙光宪 〔唐代〕
霜拍井梧乾叶堕, 翠帏雕槛初寒。 薄铅残黛称花冠, 含情无语,延伫倚阑干。 杳杳征轮何处去, 离愁别恨千般。 不堪心绪正多端, 镜奁长掩,无意对孤鸾。
白话文翻译:
霜降拍打着井边的梧桐,枯叶纷纷落下, 翠绿的帷幕和精雕的栏杆透出初寒。 淡妆残妆恰到好处地衬托着花冠, 含情脉脉却无言,长久地倚靠在栏杆上。 遥远的征车不知去向何方, 离别的愁恨千头万绪。 心绪纷乱不堪, 镜匣长久关闭,无意对着孤独的鸾鸟。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孙光宪,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婉约、含蓄为主,善于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初寒时节,孤独地倚栏凝望,心中充满了离愁别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女子情感的细腻刻画,表达了深沉的孤独和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临江仙》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唐代婉约诗的风貌。诗中,“霜拍井梧乾叶堕”一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翠帏雕槛初寒”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感觉,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初寒时节的冷清。
“薄铅残黛称花冠”一句,通过对女子妆容的描绘,展现了她的美丽和孤独。“含情无语,延伫倚阑干”则深刻地表达了女子内心的复杂情感,她含情脉脉却无言,长久地倚靠在栏杆上,这种静默的姿态更增添了诗的深沉和含蓄。
“杳杳征轮何处去,离愁别恨千般”一句,通过对远行车辆的描绘,表达了女子对离别的愁恨。这种愁恨是千头万绪的,无法言说,只能通过诗句来表达。
最后两句“不堪心绪正多端,镜奁长掩,无意对孤鸾”则深刻地表达了女子内心的纷乱和孤独。她心绪纷乱不堪,镜匣长久关闭,无意对着孤独的鸾鸟,这种孤独和无奈的情感贯穿全诗,使得这首诗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深沉的孤独和无奈。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女子情感的细腻刻画,诗人展现了女子内心的复杂情感,她含情脉脉却无言,长久地倚靠在栏杆上,心中充满了离愁别恨。这种孤独和无奈的情感贯穿全诗,使得这首诗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霜拍井梧乾叶堕”描绘了什么情景? A. 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B. 秋天落叶纷飞的景象 C. 冬天寒冷刺骨的景象 D. 夏天炎热难耐的景象
诗中的“含情无语,延伫倚阑干”表达了女子的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孤独 D. 兴奋
诗中的“杳杳征轮何处去”表达了女子的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离别的愁恨 D. 对现在的满足
诗中的“镜奁长掩,无意对孤鸾”表达了女子的什么情感? A. 对美的追求 B. 对孤独的无奈 C. 对爱情的渴望 D. 对友情的珍视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