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39: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39:02
白鹤声可怜,红鹤声可恶。
白鹤静无匹,红鹤喧无数。
百鹤招不来,红鹤挥不去。
长松受秽死,乃以红鹤故。
北山道人曰,美者自美,吾何为而喜。
恶者自恶,吾何为而怒。
去自去耳,吾何阙而追。
来自来耳,吾何妨而拒。
吾岂厌喧而求静,吾岂好丹而非素。
汝谓松死吾无依邪,吾方舍阴而坐露。
白鹤的叫声令人怜惜,而红鹤的叫声却让人厌恶。
白鹤安静无比,红鹤却喧闹不休。
想要招来百鹤却无能为力,红鹤却又挥之不去。
长松因受污秽而枯死,正是因为红鹤的缘故。
北山的道人说:美的东西自有其美,我为何要高兴?
恶的东西自有其恶,我为何要愤怒?
离去的自会离去,我又何必追求?
来的自会来,我又何妨拒绝?
我岂会厌恶喧闹而追求安静,我岂会喜爱红色而厌恶素色?
你说松树死了我就没有依靠了吗?我正好舍弃阴凉而坐在露水中。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以“变法”闻名,对宋代的政治、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诗词作品以清新、意境深远著称,常表现出对社会时事的关注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白鹤吟示觉海元公》创作于王安石晚年,正值其政治生涯的转折期,内心充满了对世事的反思与思考。诗中表现了对喧嚣世界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白鹤吟示觉海元公》是一首充满哲理意味的诗作。诗人通过对比白鹤与红鹤的声音,表达了对美与恶的深刻思考。白鹤的叫声令人怜惜,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高洁,而红鹤的叫声则让人反感,象征着喧嚣与污浊。诗中“百鹤招不来,红鹤挥不去”一句,生动展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世俗纷扰的无奈。
北山道人所言“美者自美,恶者自恶”,更是揭示了一种超然的处世态度。诗人不再追求外界的赞美与愤怒,而是选择了内心的宁静。他的“不厌喧而求静”与“非丹而好素”的态度,反映了对人生本质的理解:美与恶是自然而然的存在,个人的心境在于如何看待与选择。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王安石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以及他对心灵自由的向往。诗的最后,诗人以“舍阴而坐露”来表达自己对世俗的淡然态度,传达出一种超脱与洒脱的生活哲学。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探讨美与恶、静与喧的对立,表达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与对心灵自由的向往。王安石借助对鹤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白鹤的声音被形容为:
A. 可恶
B. 可怜
C. 喧闹
D. 静谧
北山道人对美与恶的看法是:
A. 美的应该被喜爱
B. 恶的应该被愤怒
C. 美者自美,恶者自恶
D. 美和恶是可以改变的
诗人最后提到的“松”象征了什么?
A. 依赖
B. 高洁
C. 坚韧与宁静
D. 喧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