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14: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14:13
镜弄白髭须,如何作老夫。
浮生长勿勿,儿小且呜呜。
忍过事堪喜,泰来忧胜无。
治平心径熟,不遣有穷途。
镜子映照着我的白发胡须,真不知自己如何变成了老者。
人生浮沉漫长,孩子还小,哭泣不止。
忍耐过去的事情竟能令人欢喜,然而未来的忧虑却胜过一切。
在治平的日子里,我的心境已然成熟,不让自己陷入困境。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浮生”与佛教思想有关,强调人生的无常与短暂。
作者介绍: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樽前,晚唐著名诗人,政治家。他以清新俊逸的风格和深刻的社会观察著称。杜牧的诗歌多涉及个人情感与社会现象,尤其擅长五言绝句。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杜牧的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表达了对老龄、家庭和社会变迁的感慨。
《遣兴》这首诗深入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内心的感受。开头通过“镜弄白髭须”的意象,诗人自觉年华已逝,白发渐生,从而引发对老去的思考。这种自我反省与无奈的情感在古诗中相当常见,但杜牧的表现方式透出了一种淡淡的哲学思考。
“浮生长勿勿,儿小且呜呜”一句,诗人提到孩子的哭泣声,展现了生活的繁琐与责任感。作为父亲,他不仅要承受个人的衰老,也要面对孩子的成长与未来。此句中“勿勿”一词,形象地传达了时间的漫长与无奈,令人感同身受。
“忍过事堪喜,泰来忧胜无”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经历的释然与对未来的忧虑。虽然过往的经历可以带来某种程度的快乐,但面临的忧虑却如影随形。最后一句“治平心径熟,不遣有穷途”表达了他对平静生活的追求与内心的成熟,在社会动荡的背景下,寻求心灵的宁静。
整首诗在情感上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深度的哲学思考,使读者在感叹岁月流逝的同时,也引发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家庭责任的思考,同时反映出内心的成熟与对未来的忧虑,体现了杜牧深邃的哲学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镜弄白髭须”指的是?
“浮生长勿勿”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人如何看待过往的经历?
答案: 1.A 2.B 3.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