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0:26: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0:26:48
留题石经院三首 其一
葱茜门前路,行穿翠密中。
却来堂上看,岩谷意无穷。
这首诗描绘了石经院前的绿意盎然的道路,诗人在这条小路上行走,穿行于苍翠的树林之中。回到堂上时,诗人眺望着岩谷,感受到无尽的深邃意境。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一生创作丰厚,尤以诗、词、文著称,风格豪放,情感真挚。
本诗创作于苏轼在石经院的闲暇时光。石经院是古代藏经和学习之地,诗人在此不仅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也体会到学问的深邃。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石经院前的道路与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在静谧环境中的思考与感悟。首句“葱茜门前路”,通过“葱茜”一词,生动地展现出青翠的植物,给人以视觉上的清新感。接着“行穿翠密中”,描绘了诗人在绿树成荫的小路中漫步的情景,仿佛让人感受到那份宁静与悠然。第三句“却来堂上看”,回到堂上,诗人心中又涌起对外界美景的向往与思索。最后一句“岩谷意无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深邃意境的赞叹,体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
整首诗意境清新,情感细腻,展示了苏轼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文环境的深刻感悟,是其诗歌中非常典型的风格。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本诗运用了比喻和对仗的修辞手法。“葱茜”与“翠密”形成鲜明的对比,描绘出生动的景象。同时,诗中“却来”与“岩谷”形成对仗,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的美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反映出一种超脱于世俗的宁静心境。
诗中“葱茜”指的是什么?
诗人在诗中回到哪里?
“岩谷意无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什么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