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登乘槎亭

《登乘槎亭》

时间: 2025-05-05 20:59:09

诗句

海天秋雾暗乘槎,风响空山浪卷沙。

杳杳橹声何处客,一帆冲雨暗天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0:59:09

原文展示:

登乘槎亭 张耒 〔宋代〕 海天秋雾暗乘槎,风响空山浪卷沙。杳杳橹声何处客,一帆冲雨暗天涯。

白话文翻译:

海天之间,秋雾弥漫,乘槎之行显得暗淡无光。空山中风声呼啸,浪涛卷起沙尘。远处传来模糊的橹声,不知是哪位旅人,一叶孤帆在雨中冲向遥远的天涯。

注释:

  • 乘槎:指乘船。槎,木筏,这里指船。
  • 杳杳:形容声音遥远而模糊。
  • 橹声:船桨划水的声音。
  • 一帆:指一只船。
  • 冲雨:冒雨前行。

典故解析:

  • 乘槎:源自《博物志》,传说天河与海相通,有人乘槎至天河,遇见牛郎织女。这里比喻乘船远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其诗风格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此诗亦体现了其风格特征。

创作背景: 此诗描绘了作者在秋日乘船远行时的所见所感,通过海天、风声、浪沙等意象,表达了旅途的孤寂与遥远。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日的海天为背景,通过“秋雾”、“风响”、“浪卷沙”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辽阔的氛围。诗中的“杳杳橹声”与“一帆冲雨”相映成趣,既表现了旅途的艰辛,又透露出一种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远行的感慨和对未知世界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海天秋雾暗乘槎”,以“秋雾”点明时节,用“暗”字形容乘船的氛围,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
  • 次句“风响空山浪卷沙”,通过“风响”和“浪卷沙”的描绘,增强了自然界的动态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风浪之中。
  • 第三句“杳杳橹声何处客”,用“杳杳”形容橹声的遥远,引发读者对旅人的好奇与遐想。
  • 末句“一帆冲雨暗天涯”,以“一帆”象征孤独的旅人,“冲雨”表现了旅途的艰辛,“暗天涯”则暗示了旅途的遥远和未知。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一帆冲雨”比喻旅人孤独而坚定的前行。
  • 拟人:如“风响空山”赋予风以声音,增强了自然界的生动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秋日海天的景象,表达了旅人在旅途中的孤寂与对远方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 秋雾:象征朦胧与神秘,营造出一种遥远而不可及的氛围。
  • 风响:增强自然界的动态感,使读者感受到风的力量。
  • 浪卷沙:描绘海浪的汹涌,象征旅途的艰辛与不确定性。
  • 橹声:引发读者对旅人的好奇,象征旅途的孤独与遥远。
  • 一帆:象征旅人的孤独与坚定,冲雨则表现了旅途的艰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乘槎”指的是什么? A. 乘船 B. 乘马 C. 乘轿
  2. “杳杳橹声”形容的是什么? A. 声音清晰 B. 声音遥远而模糊 C. 声音响亮
  3. 诗中的“一帆冲雨”象征什么? A. 旅人的孤独 B. 旅人的坚定 C. 旅人的艰辛 答案: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同样描绘了旅途的艰辛与对远方的向往。
  • 王维《送别》: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离别的情感。

诗词对比:

  • 张耒的《登乘槎亭》与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两者都描绘了旅途的艰辛,但张诗更注重自然景物的描绘,苏诗则更注重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张耒的生平和创作。

相关查询

江城子(和) 江城子 江城子 江城子 江城子 落花 江城子 山村 江城子·秋声昨夜入梧桐 江城子(王元渤舍人将赴吉州,因以戏之) 江城子 江城子 瓶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鲋的词语有哪些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折文旁的字 轻薄无知 不惜代价 清澈 永不磨灭 蟾宫折桂 稗官小说 龙老字的笔顺怎么写?龙老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二字旁的字 斗碗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裁船 父字头的字 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四百字作文怎么写?这份四百字作文写作指南,让你轻松掌握写作技巧_作文写作不发愁 子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