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5:26: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5:26:53
原文展示:
寒食前一日大雨不止 张耒 〔宋代〕
寒食穷愁叹陋邦,可怜终日雨淙淙。 不妨农亩连云稼,独惜园花脱锦杠。 最苦繁声欺屋漏,愿看霁色放春江。 明朝日出谁能料,已喜灯花照夜窗。
白话文翻译:
寒食节前一天,大雨不停,我在这贫穷的地方叹息,可怜这连绵不断的雨声。 虽然农田的庄稼长得好,但我独自惋惜园中的花朵凋谢。 最让人痛苦的是雨声像屋漏一样不断,我希望能看到晴朗的天空,春天的江水自由流淌。 明天太阳升起谁能预料,但我已经高兴地看到灯花在夜窗上闪烁。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是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这首诗创作于寒食节前一天,当时大雨连绵,作者身处贫穷之地,感叹自然与生活的艰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寒食节前一天,大雨不止的背景下创作的。作者通过描绘雨中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感慨和对生活困境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寒食节前一天大雨不止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变化的感慨和对生活困境的无奈。诗中,“寒食穷愁叹陋邦”一句,直接抒发了作者对所在地的贫穷和自己的愁苦。而“可怜终日雨淙淙”则进一步以雨声的连续不断,加深了这种愁苦的氛围。后两句通过对农田庄稼和园中花朵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界不同生命状态的关注和感慨。最后两句则寄托了作者对晴天的期盼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尽管明朝的日出不可预料,但灯花的闪烁已经给作者带来了喜悦。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寒食节前一天大雨不止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变化的感慨和对生活困境的无奈。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晴天的期盼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寒食穷愁叹陋邦”一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愁苦 C. 愤怒 D. 平静 答案:B
“可怜终日雨淙淙”中的“淙淙”形容的是什么? A. 风声 B. 雨声 C. 水声 D. 雷声 答案:B
诗中“愿看霁色放春江”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愿望? A. 希望雨停 B. 希望花开 C. 希望晴天 D. 希望丰收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