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05: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05:31
原文展示:
陆海卧龙收爪甲,辽天老鹤戢毛衣。难攀骐骥日千里,易足鹪鹩巢一枝。最好月侪同放适,博高台榭与登跻。云山胜处追寻遍,似我清闲更有谁。
白话文翻译:
在广阔的陆地上,卧龙收敛了它的爪甲;在高远的天空中,老鹤收起了它的羽毛。难以追赶那日行千里的骏马,但容易满足于鹪鹩在树枝上的小巢。最喜欢与月为伴,一同放纵自在,攀登高台和楼阁。在云山的美景中四处追寻,像我这样清闲的人还有谁呢?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伊川,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多以哲理入诗,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这首《自述二首》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反映了他在隐居生活中的心境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邵雍在晚年选择了隐居生活,远离官场的纷扰,专注于学术和诗歌创作。这首诗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体现了他的闲适心境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首联以“卧龙”和“老鹤”为喻,形象地描绘了隐居者的形象,暗示了隐退的决心和超然的态度。颔联通过“骐骥”和“鹪鹩”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平凡生活的满足和对名利的淡泊。颈联和尾联则通过描绘与月为伴、攀登高台、追寻云山的情景,展现了作者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邵雍的哲学思想和诗歌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体现了作者的闲适心境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展现了作者对名利的淡泊和对平凡生活的满足,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卧龙”和“老鹤”分别比喻什么? A. 隐居的贤才和年老而有德的人 B. 才能出众的人和平凡的人 C. 名利的淡泊和对平凡生活的满足 D. 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诗中的“骐骥”和“鹪鹩”分别比喻什么? A. 隐居的贤才和年老而有德的人 B. 才能出众的人和平凡的人 C. 名利的淡泊和对平凡生活的满足 D. 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诗中的“月侪”和“云山”分别象征什么? A. 隐居的贤才和年老而有德的人 B. 才能出众的人和平凡的人 C. 名利的淡泊和对平凡生活的满足 D. 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