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冬至后三日三首

《冬至后三日三首》

时间: 2025-05-05 09:49:22

诗句

梅柳有情态,江城过岁除。

山村见霜橘,江市出寒鱼。

谪久衣冠懒,身闲故旧疏。

傍篱挑翠甲,忆我故园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49:22

原文展示:

冬至后三日三首 张耒 〔宋代〕 梅柳有情态,江城过岁除。 山村见霜橘,江市出寒鱼。 谪久衣冠懒,身闲故旧疏。 傍篱挑翠甲,忆我故园蔬。

白话文翻译:

梅花和柳树展现出它们的情态,江城迎来了新年的到来。 山村中可以看到霜冻的橘子,江边市场上出现了寒冷季节的鱼。 被贬谪久了,穿着衣冠也变得懒散,因为身闲,与故友的联系也变得稀疏。 在篱笆旁挑拣着翠绿的嫩芽,回忆起我故乡的蔬菜。

注释:

  • 梅柳:指梅花和柳树,常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
  • 江城:指江边的城市。
  • 岁除:即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
  • 霜橘:指被霜覆盖的橘子,通常在寒冷季节成熟。
  • 寒鱼:指在寒冷季节捕捞的鱼。
  • 谪久:指被贬谪的时间很长。
  • 衣冠懒:形容因为长期被贬谪,生活习惯变得懒散。
  • 身闲:指没有官职,生活清闲。
  • 故旧疏:指与老朋友的联系变得稀疏。
  • 翠甲:指嫩绿的植物嫩芽。
  • 故园蔬:指故乡的蔬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约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可能是在他被贬谪期间所作,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现状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冬至后的第三天,诗人身处异乡,感受到了节日的气氛,同时也思念故乡的亲人和田园生活。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冬日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中“梅柳有情态”一句,既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又隐喻了诗人内心的情感。随后的“山村见霜橘,江市出寒鱼”进一步以自然景物来衬托诗人的孤独和思乡之情。最后两句“傍篱挑翠甲,忆我故园蔬”更是直接表达了对故乡田园生活的怀念,通过对故乡蔬菜的回忆,寄托了诗人对家乡的无限眷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梅柳有情态,江城过岁除。”:梅花和柳树展现出春天的气息,江城迎来了新年的到来。
  2. “山村见霜橘,江市出寒鱼。”:山村中可以看到霜冻的橘子,江边市场上出现了寒冷季节的鱼。
  3. “谪久衣冠懒,身闲故旧疏。”:被贬谪久了,生活习惯变得懒散,与老朋友的联系变得稀疏。
  4. “傍篱挑翠甲,忆我故园蔬。”:在篱笆旁挑拣着嫩绿的植物嫩芽,回忆起我故乡的蔬菜。

修辞手法:

  • 拟人:“梅柳有情态”中的“情态”赋予了梅柳人的情感特征。
  • 对比:通过“山村”与“江市”的对比,展现了不同地域的特色。
  • 象征:“梅柳”象征春天,“霜橘”和“寒鱼”象征冬日的寒冷。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现状的无奈。通过对冬日景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田园生活的深切怀念,以及对被贬谪生活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柳:春天的象征,代表生机和希望。
  • 霜橘:冬日的象征,代表寒冷和成熟。
  • 寒鱼:冬日的象征,代表生活的艰辛。
  • 翠甲:春天的象征,代表新生和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梅柳有情态”中的“情态”是指什么? A. 梅柳的形态 B. 梅柳的情感 C. 梅柳的状态 D. 梅柳的特征 答案:B

  2. 诗中“山村见霜橘”中的“霜橘”象征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冬日的寒冷 C. 丰收的季节 D. 节日的气氛 答案:B

  3. 诗中“谪久衣冠懒”中的“衣冠懒”是什么意思? A. 衣冠整齐 B. 衣冠懒散 C. 衣冠不整 D. 衣冠华丽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通过对梦境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

诗词对比:

  • 张耒的《冬至后三日三首》与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两者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张耒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现状的无奈和对田园生活的怀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张耒的创作背景。

相关查询

秋晚 闵雨 梦归 夜雨有感 述野人语 冬晓 睡起书触目 城南道中有感 山园杂咏 对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欠字旁的字 祯瑞 守经据古 PETS 言字旁的字 几字旁的字 青云之上 遐垧 沉思默想 泼墨 先字旁的字 连席 宾饯日月 寸丝不挂 龙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