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4:12: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4:12:42
原文展示:
戊寅正月八日早寒 张耒 〔宋代〕
浓淡春云夜雨干,寂寥庭院夹衣寒。 无人为发樽前笑,但把梅花似旧看。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云层浓淡不一,夜晚的雨水已经干涸,寂静的庭院中,穿着夹衣仍感到寒冷。 没有人来引发酒前的笑声,只能像往常一样欣赏梅花。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这首诗创作于戊寅年(1098年)的正月八日,当时张耒正处于仕途的低谷,诗中透露出一种孤寂和无奈的情绪。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早春时节,诗人感受到寒冷和孤寂时所作。诗中通过对春云、夜雨、庭院和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在寂静冷清的环境中的孤独感和对往昔热闹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早春的景象,通过“浓淡春云”和“夜雨干”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变幻无常。诗中的“寂寥庭院夹衣寒”一句,传达了诗人在寒冷中的孤寂感。最后两句“无人为发樽前笑,但把梅花似旧看”,则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热闹时光的怀念和对梅花的深情。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美的敏锐感知。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在早春时节的孤寂和对往昔热闹时光的怀念。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美的敏锐感知。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浓淡春云”比喻了什么? A. 春天的云层变化多端 B. 春天的花朵 C. 春天的风
诗中的“夜雨干”表达了什么? A. 雨水的持续 B. 雨水的干涸 C. 雨水的清新
诗中的“寂寥庭院夹衣寒”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温暖 B. 孤寂 C. 喜悦
诗中的“但把梅花似旧看”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怀念? A. 春天的热闹 B. 梅花的美丽 C. 往昔的热闹时光
答案:1. A 2. B 3. B 4.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