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25: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25:13
世方尚纤柔,子独不可揉。人皆喜呶呶,子语不出口。巉然即之高,俗子竞嘲诟。我尝要之难,快使暴其有。乃知谤之非,更觉所得厚。由来难小知,此固可大受,读书常辛勤,世务饱经构。琅琅满编文,一一可推究。俗儒昧事实,文字工彩绣。可观不可用,章甫冠土偶。子能独不然,浑朴谢雕镂。宁为目前玩,功见施设后。知心古所难,形兀实难售。嗟君听者寡,风雨但孤雊。又思理难常,功业亦邂逅。岂令匠石斤,常缩袖间手。无为扣角歌,且进满尊酎。但非遽可令,有所待而偶。干将伏黄土,气乃在牛斗。顾君久自安,蔽抑宁复又。
世人崇尚纤细柔和,你却不可被扭曲。人们都喜欢喋喋不休,你却沉默寡言。你高傲地站立,俗人竞相嘲笑辱骂。我曾试图接近你,却发现你内心丰富。由此我知道诽谤你是不对的,反而觉得你值得深交。自古以来,真正的人才难以被小看,他们本应得到重用。你勤奋读书,对世事有深刻的理解。你的文章琅琅上口,每一句都值得深究。那些庸俗的儒生不懂实际,只会在文字上做表面功夫。他们的文章虽好看却无用,就像给土偶戴上华丽的帽子。你能与众不同,保持朴实无华。宁愿在当下被忽视,也要在将来展现你的功绩。知心朋友自古难寻,你的独特性格难以被接受。可惜听你说话的人少,你只能在风雨中孤独鸣叫。又想到道理难以常存,功业也是偶然得之。怎能总是让匠人藏在袖中,不让他施展技艺。不要只唱扣角歌,来,满饮此杯。但并非立刻就能让人明白,需要等待时机。就像干将剑埋在黄土中,其气仍在牛斗之间。看你长久自安,被压抑也未曾改变。
作者介绍: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他的诗风清新自然,不拘一格,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张耒读戚公恕的进卷(即奏章或文章)后所作,表达了对戚公恕坚持原则、不随波逐流的赞赏,同时也抒发了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戚公恕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坚持原则、不随波逐流的人格魅力的推崇。诗中,“世方尚纤柔,子独不可揉”一句,直接点明了戚公恕与众不同的品格,他不随世俗之风,坚守自己的原则。“我尝要之难,快使暴其有”,表达了作者对戚公恕的深刻理解,认为他的内心丰富,值得深交。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俗儒”与“子”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戚公恕的独特之处,他不仅在学问上勤奋,而且在为人处世上保持朴实无华,不追求表面的华丽。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真挚,体现了张耒对真才实学的尊重和对世俗的批判。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坚持原则、不随波逐流的人格魅力的赞美,以及对世俗的批判。通过对比戚公恕与世俗之人的不同,强调了真才实学的重要性,以及对真正人才的尊重和期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世方尚纤柔,子独不可揉”一句,表达了戚公恕什么样的品格? A. 柔弱 B. 坚强 C. 随和 D. 沉默
“我尝要之难,快使暴其有”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戚公恕的什么看法? A. 轻视 B. 理解 C. 厌恶 D. 嫉妒
诗中“俗儒昧事实,文字工彩绣”一句,批评了什么样的现象? A. 文章空洞无物 B. 文章华丽无用 C. 文章朴实无华 D. 文章深奥难懂
答案:1. B 2. B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